第07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2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创新的溪流汇聚成河
———成都高新区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纪实之三
本报记者 李 哲 钟华林

  成都高新区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促进了大量中小企业的健康成长。不管是产业集群的形成,还是大项目大企业的引进,以及打造优良的产业环境,都需要培育出一大批联系紧密、配套完善、充满创新能力和蓬勃朝气的中小企业。解决好普遍困扰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等问题,成为园区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成都市市长助理、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韩春林颇有底气地说,“解决好中小企业在资金上的难题,我们是有办法的。”

  几个留学归来的博士在成都高新区注册了成都海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尚处于研发阶段的企业,虽然他们手中掌握着生物医药领域几项先进技术,但没有资金的支持,公司将会陷入困境。

  针对初创期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成都高新区有一套成熟的解决方案。海圻公司注册4个多月后,来自银行的首期500万元贷款打到了公司的账户上。

  在成都高新区像海圻公司这样获得银行信贷的中小企业有数百家之多,总规模达到了20多亿元。然而,贷款给眼下还“只能花不能赚”的小公司,银行的风险怎样化解?企业的信用又如何保证?对这些问题,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光耀为记者作了解答。

  2005年底,成都高新区管委会的国有独资公司成都高投和国家开发银行成都分行一起,成功开发出了一个“统借统还”的打包贷款模式。具体而言,就是把有融资需求的企业集中起来,由成都高投作为融资平台向银行贷款,然后再以委托贷款的方式转到各企业。按照协定,银行只承担18%的风险,由成都高新区完成大量前期工作。

  “平台建立首年,我们成功完成了1.73亿元的贷款额,而去年的前11个月,已经累计完成了7亿元的信贷,和我们合作的银行也多了起来。到目前,没有出现过一例呆坏账。”黄光耀告诉记者,借助这个贷款平台,初创期企业的资金需求基本都能够得到满足,但是处于高速成长时期的企业就得另想办法了。

  去年,四川久远新方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签下了一单金额高达1.18亿元的合同,然而资金短缺使其接下来的工作举步维艰。这时成都高投再度介入,但它不再是以贷款平台的搭建者和担保人身份出现,而是成为了久远新方向的投资人。2009年4月,成都高投向久远新方向增资780万元,占其注册资本的20.64%。此举一出,资质优良的久远新方向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从2004年至今,公司直接、间接投资了20多个项目,投资规模一般都在几百万元。”据黄光耀介绍,经过几年的培育,大部分企业都会逐渐成熟起来,成都高投会为合格的企业创造条件,营造环境,推动其改制上市。

  这种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的变化而提供相应融资服务的理念和实践,就是成都高新区逐渐探索形成的一套新型融资模式————“梯形融资模式”。该模式构建了集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上市融资为一体的融资体系,基本覆盖创新创业型企业从初创到成熟的整个时期的多层次融资需求。

  正是在不断的探索、创新、实践过程中,梯形融资模式才逐渐形成。同时,成都高新区总是在发现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每一个困难,不断寻找对策,完善融资手段。

  “贷款到期时,企业必须先将本息还给银行,然后再申请贷第二次款,这中间一定会有时间差。因此,还款日期临近时,许多小企业就开始筹措资金,该进的货不敢进了,该接的单也不敢接了,对许多小企业而言,这是个很大的坎。”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告诉记者,发现企业存在的这个困难后,他们立即研究对策,并很快设立了5000万元的贷款周转基金,成为企业和银行的中间人,使企业的贷款形成了无缝链接。

  “高新区是中小企业的聚集区,政府部门所有的思考和行为都是为了把企业做大、把产业壮大,因此,我们总是想尽办法为企业创造优越的融资环境。”汤继强的这句话道明了其中缘由。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成都高新区做了大量的工作来增强企业的发展意识和融资意识。据了解,去年在创业板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中,有3家经过了成都高新区的培育。现在,成都高新区所培育的上市企业已达18家。

  行之有效的融资模式、永不停歇的金融创新步伐、一切为企业着想的服务精神……在成都高新区所有这些都像阳光雨露,滋润着科技型中小企业旺盛生长,激发出无穷无尽的创新活力,让创新的溪流在这里汇聚成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