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宏观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2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
————陈锡文解读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
本报记者 李 力 杨学聪

  1月31日,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公布。近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对文件中涉及的热点、亮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解读。

如何推进城镇化?

  重点是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治理,增加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

  “城镇化和城市化的概念,在英语中没有什么区别,但在中国,中央特别强调要推进城镇化,是由于在中国长期的概念中,除了城市之外,还有一类叫做‘镇’,相对来说‘镇’比一般‘市’小。”陈锡文表示,中央早在2000年就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就是要让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推进城镇化偏重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发展,忽视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二是在城镇化进程中,比较注重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建设的美化,但没有为农民真正转为市民提供更多机会。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城镇化要把握住两点:一是要把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作为城镇化发展的重点;二是要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居民作为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下一步推进城镇化的重点是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治理,通过年度建设用地指标的分配、引导产业转移、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增加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更多地吸引农村非农产业及农业人口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转移。

如何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推进城镇化,让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城,在就业、社保、子女入学等方面保障他们的权益

  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里已经提到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次是在中央正式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陈锡文表示,所谓“新生代农民工”,是指80后、90后农民工,大约有1亿人,占1.5亿外出务工农民的60%。

  这些拉着拉杆箱的农民工跟当初扛着蛇皮袋进城的农民工不同。他们出生后就上学,毕业后进城打工,对农业、农村、土地等不太熟悉。他们渴望融入城市社会、享受现代城市文明,但城市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陈锡文说,今后可以考虑以下措施,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一是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城镇化,让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进城;二是在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保障他们的权益;三是要加强培训。

  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农业人口转变成市民的问题,陈锡文表示,农业人口变成市民的具体条件还需要专门研究,但有几个方面需要考虑:一是农民工进城的就业年限;二是有较稳定的就业岗位;三是有较稳定的住所。符合以上条件的农民转为当地市民后,享有和当地市民同等的权利。

  陈锡文表示,由于我国各地、各个城市具体条件差别很大,中央政府会督促各地加快让符合条件的农民转为城镇居民的过程,但一般不会对此作统一规定,由各个城市自己去研究制定一些具体的办法。

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通过城镇化逐步转移人口、逐步扩大农户经营规模,发展专业合作社

  陈锡文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尽管我国的农业在快速发展,但在某些产品的供求上也出现一定的缺口,一些产品的进口数量在不断增加。因此,要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国家的财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比以前有了明显提高,使我国有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可能性,支持农业更快地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条件正逐步具备。

  “现在我国已经处于走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陈锡文表示,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经营形式和经营规模上。中央历来强调,要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稳定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通过城镇化逐步转移人口、逐步扩大农户经营规模,引导农民发展自己的专业合作社,给农户提供多种多样的社会化服务,进而实现中国的农业现代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