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地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2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桑园里的“财富”
本报记者 夏先清

  时已隆冬,在陕西省石泉县池河镇,万亩桑园却翠绿依旧,村民们正在桑园里忙着修枝管理,桑下土鸡悠闲地在树丛中觅食,坐落在食用菌大棚之间的烘焙房飘来阵阵菌香。

  建桑园、种蔬菜、制菌袋、烘香菇,“农闲”时节,池河镇的桑农们却格外忙碌。

  从去年年初开始,五爱村村民邓家平对“国际金融危机”这个原本陌生的词有了最直观的认识:蚕茧价格从前年的35元一公斤,突然跌到了10余元一公斤。

  在当地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邓家平在自家的桑园里套种上了花生和蔬菜,每亩可以增收上千元,这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蚕茧价格下跌给自己带来的损失。

  桑园养鸡也成为当地农民的一大致富门路。邓家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规模达到5000只的话,每年利润就有5万余元,加上养蚕、种菜和种植食用菌的收入,一户人家一年突破10万元并不是空想。

  中午时分,在冬日的阳光下,田间地头处处矗立着的黑色食用菌种植大棚格外醒目。邓家平提着刚刚采摘的满满一篮子香菇从自家的大棚里钻出来,额头上沁出一层汗水。这些大棚制作菌袋的原料,就是过去被当地村民当做柴火的桑树枝桠。

  “每年给桑树修剪枝桠后,都会产生大量的枝桠。”邓家平说,这些过去的柴火经过粉碎后,成为了培育食用菌的最好原料,“这样一个菌袋成本仅2.5元,但它能产出新鲜香菇两公斤,收入16元。”

  据了解,邓家平一家有1万多个菌袋,仅此一项,每年可以为邓家平带来2万余元的收入。

  “留得桑园在,不怕没钱赚。蚕茧加上套种花生、蔬菜、养鸡、食用菌,2010年全家收入少说也得有个5万块左右吧!”邓家平笑了,他说他要从“桑园”里挖掘更多的财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