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0年2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同心携手 重建家园
———各地对口支援汶川地震灾区取得显著效果
本报记者 苏 民

  需重建的农房99.8%已建成;灾后重建项目有70%已完工;春节前后,四川灾区农村群众有望全部住进新房……

  一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全国兄弟省份的真情帮助下,遭受特大地震重创的四川、陕西、甘肃灾区重新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灾区广大群众用勤劳的双手重建美好新家园。

对口支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各支援省市全力以赴、倾情投入,急灾区群众之所急,想灾区群众之所想,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在认真做好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迅速启动了农村住房、城镇廉租房、学校、医院、道路、供水供电等一大批与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重点项目。

同时,严格项目建设管理,加强施工质量安全监管,实行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建成了一批优质工程、放心工程、精品工程。

  通过各对口支援省市的不懈努力,对口支援工作进展顺利。截至2009年年底,已确定对口支援项目3424个、援建金额744亿元,其中3139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援建资金到位449亿元,1833个项目建成投入使用。

  各对口支援省市充分发挥自身在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先后派出数万人到灾区服务,目前仍有近万人工作在灾区。帮助受援地区转移安置学生异地就学2.2万人。

  在20个对口支援省市积极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一些没有对口支援任务的省区市,如内蒙古、海南、青海等省(区)和贵阳市,也发扬真情友爱的互助精神,主动参与到对口支援工作中。

  一年多来,对口支援工作实、进度快、效果好,帮助灾区解决了大量急需的民生问题,为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和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下,对口支援省市的进出口、工业生产等受到很大影响,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但都明确表示支援灾区的决心不变、力度不变、目标不变,努力压缩本地行政开支、确保援建资金及时到位。参加援建人员无私奉献,不怕苦、不怕难、不怕累、不怕险,付出了大量心血与汗水,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创新思路举措 高效推进援建

  据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面对全新的对口支援工作,各支援省市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措施、新办法,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高效推进援建工作,积累了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

  一是坚持大局意识,把对口支援作为重大历史使命。对口支援省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大局出发,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作为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把对口支援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灾区一线,调查研究,指导对口支援工作。针对灾后恢复重建时间紧、任务重,特别是群众生活生产条件急需恢复的实际情况,在第一时间内选派出一大批有责任心、有能力、有经验的干部到灾区一线工作,冒着余震、山体滑坡的危险,了解灾损情况,考察项目选址,迅速启动民生工程的建设。

  二是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安排灾后恢复重建各项任务。为有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省市把做好重建规划放在首要位置,及时派出大批规划和相关方面的专家,深入受援地区,开展调查研究,察看震情、灾情,掌握第一手材料。在规划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科学重建,根据受援地区实际,统筹兼顾生活与生产、当前与长远,优化布局,节约资源,在优先安排恢复重建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同时,注意把恢复重建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通过制定规划,使受援地区的恢复重建有了科学依据,确保了质量和效果。

  三是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灾后恢复重建的重大问题。对口支援省市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人才、设计、施工等方面的优势,坚持特事特办、急事先办,着重帮助受援地区解决急事、大事、难事。对口支援省市把保障民生作为恢复重建的基本出发点,优先安排城乡居民住房、学校、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尽快让灾区群众居家有住房、上学有校舍、治病有医院、水电有配套、通行有道路。地震之后,灾区百废待兴,许多大型基础设施、城镇异地重建等重大项目急需建设,灾区由于缺少资金、技术和施工力量,难以在短时间内实施,对口支援省市勇挑重担,为灾区排忧解难,承担了最艰苦、最繁重的重建任务,解决了灾区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有效发挥了对口支援的特殊作用。

  四是坚持着眼长远,努力增强灾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对口支援省市在加快民生项目、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的同时,立足灾区长远发展,把“硬件”与“软件”结合起来、“输血”与“造血”结合起来,在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支援力度。对口支援省市通过采取双向挂职、两地培训和支医、支教、支农等办法,为灾区培养了大量医疗卫生、项目管理、施工监理、城乡规划等技术人员和各级干部,给予受援地区有力的支持。对口支援省市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机制,广泛动员本省市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各方面力量参与对口支援,签约产业合作项目400多个,协议投资550多亿元,已到位资金77.9亿元,为受灾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61.8万个,不仅为灾区带来了资金和项目,也为灾区带来了新的思路、新的观念,为灾区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五是坚持制度建设,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有力保障。为使对口支援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对口支援省市制定了实施办法,加强组织保障,成立了对口支援领导小组,设立了协调机构和前方指挥部,做到组织到位、人员到位。为了建好项目、用好资金,对口支援省市不断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制定了项目管理办法、资金拨付流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投资监理、资金运作全程监督,确保工程优质、程序规范、管理科学、干部廉洁。

  六是坚持密切配合,发挥好支援方和受援方两个积极性。对口支援工作离不开支援方和受援方的共同努力。对口支援省市积极主动帮助灾区解决重大问题,并在项目安排、资金使用、工程建设等方面,加强与受援方对接,落实好建设条件。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重建新家园,同时高度重视和密切配合对口支援工作,在项目审批、建设条件、后勤保障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为支援方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关心援建干部职工生活。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双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形成了合力,保证了恢复重建的顺利推进。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