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指数延伸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展亮点之二
中化蓝天:强化完整产业链 实现逆势增长
记者 林火灿 通讯员 张兴华
  图为中化蓝天太仓基地的R134a装置。           张兴华摄

  2009年,中化蓝天在全球氟化工行业表现低迷的背景下实现逆势增长,其原因在于通过加强自主创新和研发投入,积极完善产业链条,实行精细化管理,使内部协同效应得到有效发挥,企业的综合实力得到有效加强。

  “2009年,我们大力发展氟化工产业,统筹发展其他业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6.24亿元,同比增长15%;利润总额3.41亿元,同比增长151%。”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化蓝天”)常务副总经理张宝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09年,中化蓝天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中化蓝天前身为浙江省石化建材集团公司。2008年6月,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与浙江省国资委签署增资协议,控股浙江石化建材。2009年7月,公司改为现名。

  张宝红介绍说,依托下属的浙江省化工研究院以及众多生产企业,公司一直致力于研发生产保护大气臭氧层的零ODP、低GWP的绿色环保制冷剂及其他含氟化学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特别是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的迅猛发展,氟化工产品的社会需求和社会效益日益显现,特别是在发展低碳经济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氟化工行业迎来了发展契机。中化蓝天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壮大起来。尤其是在中化入主后,企业管理日渐规范、经营业绩快速增长,逐步走上健康、良性发展轨道。

  张宝红告诉记者,中化蓝天的氟化工产业已形成了涵盖资源开发(萤石和氢氟酸)、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完整链条。截至2009年底,公司掌控的上游资源(萤石)保有量超过800万吨,拥有多个生产基地,产品远销美洲、大洋洲、欧洲等地区。在研发领域,中化蓝天拥有国内惟一的国家ODS替代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浙江省氟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主持和参与制订6项国家标准,起草29个氟化工产品品种的行业标准,拥有数十项国家发明专利和世界专利。从产品线来看,中化蓝天从事CFCs和哈龙替代品、氟树脂及其制品、含氟精细化学品的研发与生产,已成为我国ODS替代物品种最多的氟化工企业。

  2009年,中化蓝天凭借产业链相对完整、内部协同效应明显和精益管理等优势,坚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一方面,借鉴中化集团先进管理经验,整合氟化工板块管控架构,搭建“扁平化、专业化、一体化”管理平台,将过去多达五六级的管理层级压缩至一到二级,改变了以往下属企业分散、资源集约化效用低的局面;进一步严格了现场管理,减少产品原料单耗;努力整合研发、生产、销售、采购、物流等关键资源,通过集中管理下属企业的大宗原材料采购,全年降低采购成本1.16亿元;通过整合物流运输资源,统一招标,同比降低运费8.4%;充分利用自身产业链完整的优势,实施内部协同,由内部原料企业向生产产品企业供货,确保原材料企业开工率达到90%以上,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另一方面,企业抓住机遇,加快产业布局,引进高级人才,巩固提高研发优势。据统计,中化蓝天在2009年共投入科研经费8300余万元,集中攻关重点领域内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核心技术,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批市场前景较好的新经济增长点,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有效提升综合实力。

  但是,这些成绩并没有让中化蓝天感到满足。中化集团副总裁、中化蓝天董事长冯志斌向记者表示,作为中央企业与地方国企合资组建而成的国有企业,为股东创造回报、为社会创造价值是公司的使命,面向未来,中化蓝天已明确了“提供环保新材料、共建美好新生活”的企业愿景。公司将继续立足氟化工领域,实现增长,确保在中国氟化工行业的前三名地位;同时,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早日跻身国际领先的氟化工企业行列;继续致力于研发生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各种制冷剂、灭火剂、氟涂料等多种含氟产品和特种氟材料,努力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文/本报记者 林火灿 通讯员 张兴华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