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也是抵御外部风险的必由之路。2008年以来,我们全面落实和充实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从2009年1至9月份的经济运行数据看,投资对GDP的拉动占到7.3个百分点,消费占到4个百分点。
消费能够保持较快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搞活流通扩大消费一系列政策的及时出台,以及采取了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农机具补贴和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具体举措。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流通网络得以完善。二是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加快推进。三是城市社区服务功能有所加强。四是企业促销力度空前加大。五是经营环境进一步改善。
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应认真梳理、总结上一年的经验和做法,更加积极地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
一要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要通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等措施,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提升他们的消费支付能力。要引导和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各种服务业加快发展,积极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各级政府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创造更多智力密集型就业机会。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改善教育办学条件,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着力解决大多数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二要大力扶持农村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扩大农村消费。多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致力于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发展现代连锁经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民消费,疏通农产品流通渠道,促进农业产业化,取得了良好效果。去年上半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4%,县及县以下市场增长16.4%,农村消费增速明显超过城市,充分体现了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当前,要继续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农超对接”等项目进行资金支持,科学增加扶持项目范围和数量。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做好“家电下乡”、“农机具补贴”和“汽车摩托车下乡”等的配套和服务工作,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
三要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扩大城市消费。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便民服务设施,积极推进家政服务网络建设,鼓励大中城市依托大型服务企业建设家政服务网络中心,整合资源,提供安全便利的家政服务。要实施标准化菜市场示范工程,可考虑在地级以上城市选择一批菜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让城市居民便利消费、放心消费。要鼓励餐饮龙头企业在地级以上城市发展主食加工配送中心,推进早餐经营规模化、规范化,为居民提供价廉物美、方便快捷、安全卫生的早餐服务。要促进城市耐用品消费升级换代,正确处理扩大消费与可持续消费的关系,引导社会形成科学消费、循环消费的模式。要健全旧货流通网络,在城市社区建立旧货收购点和慈善捐助站,在大中城市及城乡接合部建立旧货交易市场,满足低收入家庭和贫困群体消费需要。要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连锁经营等形式,新建和改造一批统一规范的社区废旧物品回收站点、专业化分拣中心和跨区域集散市场。要鼓励生产和零售企业开展“收旧售新”、“以旧换新”业务,带动新产品销售和资源节约。
四要发展新型消费模式,促进消费升级。要及时发布市场供求信息,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开发适销对路的商品和服务,引导消费结构升级。要拓展电子信息、通信产品、教育培训、家政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等消费,引导个性化、时尚化、品牌化消费,培育和发展定制类消费,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要开展“名品进名店”、“品牌产品下乡”等活动,推动特色商业街建设,扶持“老字号”的创新发展。要配合安居工程建设,扩大和带动家具、家电、家纺、家饰等消费。要利用节假日闲暇时间多、喜庆气氛浓、群众购买欲望强的特点,积极开展各类营销活动,扩大市场销售。要整合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消费促进活动。要促进会展业发展,带动相关的住宿、餐饮、交通、通信等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