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月12日讯 记者王智报道:中国人民银行12日晚间宣布,决定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增强支农资金实力,支持春耕备耕,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这是央行时隔一年半后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前央行最后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在2008年6月。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是央行在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同时,注重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的重要举措。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而存款准备金率则是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因此,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2009年以来,我国坚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力促进了经济稳定增长。中央银行灵活适度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货币信贷快速增长。在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萎缩、世界经济衰退的情况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效实施,为在短期内扭转我国经济增速下滑趋势实现回升,提供了强有力的货币信贷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1—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21万亿元,同比多增5.06万亿元。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人民银行近日确定今年的工作思路,强调要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央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正是这一工作思路的具体体现。
2009年,我国经济经受住了严峻挑战,在全球经济负增长的大背景下率先实现企稳回升,各种数据显示,当前国内流动性十分充裕。为了管理好通胀预期,调节流动性需要循序渐进,根据实体经济状况确定回收或投放流动性力度,适时调节货币信贷投放。考虑到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物价走势和信贷投放情况,此次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的信号十分清晰,就是意在调控流动性,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内容,此次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时机把握恰当。实际上,增强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就是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安排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加强流动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