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2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转型升级中由大变强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科学发展系列报道之三 本报记者 顾 阳 李予阳 杨学聪

  2009年11月10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总经理徐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林左鸣分别代表两大央企在协议上签字,由此拉开了中国长安汽车集团重组整合的大幕。重组后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产销规模将达200万辆。这是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规模最大的一次兼并重组,也是央企在汽车领域的第一次强强联手。

  新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在国内拥有重庆、黑龙江、江苏、河北、江西等9大整车生产基地,21个整车工厂和27家直属企业,整车及发动机年产能力220万辆(台),并在马来西亚、越南、伊朗、乌克兰、墨西哥等国家建有生产基地,成为战略布局最优、产品谱系最完善的汽车企业集团之一。

  “重组中国长安集团,不仅是兵装集团进一步优化结构、加快发展的需要,更是我们主动顺应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潮流,致力发展壮大民族汽车工业的战略抉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生动实践。”徐斌说。

强强联合,放大资源集聚效应

  类似这样规模较大的重组整合,在兵装集团并非第一次。

  兵装集团汽车产业发端于改革开放初期,从摩托车制造起步,以1.3升排量以下微车入手,开始进入汽车行业。上个世纪末,随着对汽车产业认识不断深入,兵装集团开始整合发动机与整车业务,集团汽车产业由此步入成长的快车道。

  微车产品的产销两旺,为兵装集团此后的跨越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但兵装集团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仅靠发展微车显然不够。从2006年起,兵装集团制定实施了“以微为本、以轿为主、发展商用、进军服务、开拓海外”的转型升级战略构架,在展开合资合作的同时,大力推进自主研发。

  如今,以长安奔奔、杰勋、志翔、悦翔等为代表的一系列自主品牌轿车,以及福克斯、蒙迪欧、沃尔沃、马自达、雨燕等合资品牌轿车,彻底改变了长安单一微车生产的局面和企业形象,成功打造了以微、轿、客、卡为主的较完善的产品谱系。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不断提升,培育出汽车变速箱、制动器、车桥、仪表等多个零部件产业集群。

  对汽车产业的未来,兵装集团满怀信心。“我们将充分汇聚、整合优势产业资源,以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着力点,加强、加大合资合作的力度,倾力打造国际化品牌。”徐斌说,预计到2012年整车销售规模将超过260万辆,初步具备参与全球主流汽车市场竞争的能力;到2020年,整车销售力争达到500万辆,自主品牌进入高端市场,向世界一流汽车集团迈进。

  作为中国摩托车产业的先驱,兵装集团收购南方雅马哈,重组济南轻骑,形成渝、豫、鲁三大生产基地,集结旗下嘉陵、建设、大阳、轻骑等知名品牌,摩托车产销占据全球市场15%以上,摩托车产业规模第一的优势继续得以加强。

敢为人先,新能源产业高位起跑

  2007年以前,兵装集团主要以汽车、摩托车、光电等传统产业为主,这种较为传统的产业结构已经难以满足兵装集团新发展的需要。“必须紧跟世界发展潮流,瞄准科技前沿,立足国家战略需要,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抢占竞争制高点。”徐斌说。

  2006年,兵装集团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两大重点,一是加大产品开发力度;二是选择新的产业支撑。兵装集团认识到,汽车、摩托车都是完全市场竞争的产品,新品必须快速跟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而在新支撑产业的选择上,兵装集团缜密分析论证后落脚在新能源上。

  2007年9月,兵装集团宣布重组天威集团,以最快速度进入输变电及新能源产业,构筑起兵装集团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不断超越,由“更大”走向“更强”

  天威集团发展新能源产业始于2000年,是我国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第一家国企。目前天威已建立14家新能源企业,形成了太阳能、风电、核电变压器齐头并进、各有所长的良好格局,成为国内新能源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新能源集团。

  目前,兵装集团已经成为世界上拥有变压器行业核心技术最齐全、电压等级覆盖面最宽、产品种类最多和技术设备最先进的输变电产业集团;在太阳能光伏领域,兵装集团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从源头硅料到终端光伏系统应用完整产业链的光伏企业之一;在风电领域,兵装集团形成了以风电整机、叶片、塔架为组合的风电产业链,组建了大型风电机组工程研究中心,风电场建设和百万千瓦风场资源储备等均有了实质性突破。

  “高点起步,高位切入,高速发展新能源产业,致力于成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企业是我们的使命和追求!”徐斌说。

  “1999年兵装集团组建之初,在190多个行业门类中,我们的民品就涉足150多个。进而有为,退而有序,我们已具备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平台。”对集团公司现状,兵装集团上下始终头脑清醒,下一步,集团将加快推进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全面转变。

  在兵装集团采访,记者不止一次地感受到他们抢抓机遇、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他们也从未忘记自己“保军报国、强企富民”的庄严承诺。

  “虽然我们进入了世界500强,但这还不够,我们需要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从大到强的战略转变。”徐斌说。为此,兵装集团提出了新的“211”发展战略,即到2015年,集团在2009年基础上实现利润翻两番、职工收入翻一番、营业收入翻一番,不断超越领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军民结合型企业集团。

  目标已经确立,号角已经吹响,兵装集团蓄势待发,将续写新的发展传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