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地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2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挥资源优势 创新交易模式
青岛保税区形成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产业集群

  本报讯 记者刘成、通讯员张先锋 程光报道:位于山东西部的鲁西化工集团,产品销售一直格外顺畅。鲁西化工集团副总经理姜吉涛说:“我们通过参与尿素电子交易平台,能够准确地把握价格,及时地调整价格,使企业产品得以迅速销售。”

  这里所说的电子交易平台,就是我国目前首家从事尿素电子交易的专业市场————青岛保税区国际商品交易所。企业通过网络在这个平台上可以随时了解价格走势,及时化解市场风险。过去对购销者来说,要买化肥必须预付100%的货款,而现在通过这个平台,只需交20%的定金,就可以拿到产品,企业可以节省大量的流动资金。市场运作仅4个多月,便吸引了国内大批投资者入市交易,累计实现交易量162万吨,交易额27亿元,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据了解,近年来,青岛保税区依据山东和沿黄地区的产业特点,利用口岸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市场促物流、以物流兴市场”,积极培育和扩大大宗商品保税交易市场,着力构建国际商品电子交易市场体系,相继建成了以构建全国首家矿业投融资平台和矿权交易平台为目标的青岛矿产品交易市场、青岛矿权交易所,以国际化大型棉花现货超市为发展方向的青岛棉花交易市场、国际化工品交易市场等。

  目前,青岛保税区内仅橡胶、棉花、矿产三大市场就拥有会员6600多家,年交易额超过300亿元。其中,国际橡胶交易市场填补国内一直没有专业化进口天然橡胶交易场所的空白,市场总交易额突破35亿美元,位居2008年“山东省十大工业品交易市场”首位。

  青岛保税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改变传统的商品交易方式,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采用电子商务方式,即期现货、远期现货、竞买竞卖等多种交易模式相结合,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了良好的销购交易场所和网络信息服务,打造起全新的第三方交易平台。

  随着青岛保税区转型升级为保税港区,优惠政策越来越多,吸引了众多大宗商品市场入区。注册资本5000万元的青岛国际油品交易市场,正在加紧建设25万吨的保税油品库和油品加工厂,年内开始运营,预计三年内可达到5000万吨的年销售规模。已投入试运行的青岛国际化工品交易市场,以电子商务模式,优化塑料流通体制,争取用5至8年时间,吸引、完成全国30%以上的塑料交易量,搭建专业的塑料交易平台。农产品、聚氯乙烯等10多个专业电子交易市场也将在这里落户,预计每年可带动数千亿元的社会资本。

  青岛保税区为完善专业市场群综合配套政策,设立棉花、轮胎、乳胶、橡胶、塑料五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棉花实验室年检进口棉占全国的50%以上。五个重点实验室的启用,对青岛保税区建设大宗原材料交易中心、推动市场群发展、完善国际交易市场体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青岛保税区虚拟经济和市场群建设相结合,带动了山东省大宗商品的销售和市场繁荣。目前,青岛保税区初步建成以橡胶、棉花为龙头,集塑料、建材、油品于一体的高端生产要素市场集群,基本形成了多种类的专业化市场交易中心、信息中心,并在各专业领域内争夺国际话语权,有力地促进了青岛保税区发展成为大宗能源、原材料交易中心乃至定价中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