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09年12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主创新看重汽 ②
培育核心竞争力
本报记者 王 玲 管 斌 陈建辉

  坚持自主创新,让中国重汽的产品目录从只有3页纸到今天的一本字典厚;授权专利从0项到940项;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部件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自主创新道路上探索前行的中国重汽,如今已成长为与世界重卡巨头们比肩而立、同台竞技的中国重卡“旗舰”。

激发全员创新热情

  重组之初的中国重汽,手中没有一项技术专利。如今,在中国重汽技术发展中心,每两天就有一项专利诞生。这里拥有一流的试验设备,汇集了国内最优秀的重型汽车技术人才,产品开发能力迈上了“生产一代,贮备一代,设计一代”的新台阶。

  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中国重汽技术发展中心主任刘伟告诉记者,即使是在经营还比较困难的时候,公司在技术研发上也舍得投入,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为技术发展中心快速提升产品开发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近几年,中国重汽先后投入近80亿元,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和技术提升,使企业整体研发设计能力和关键工艺装备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而且我们科研人员的收入水平在集团公司内部是最高的。让科研人员在自主创新中实现人生价值,极大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

  创新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重汽的第一个新产品“飞龙”研发出来后,引来各种评论,开发人员也感到信心不足,但领导团队予以肯定。马纯济认为,有创新总比没有创新好,通过“飞龙”研发不仅发现重汽有一支具备一定能力的研发队伍,还积累了经验。

  “不破不立,允许失败”,正是这样的胸怀鼓舞了重汽技术人员的士气,坚定了重汽人创新的决心。刘伟颇有感触地说:“我做技术中心主任7年了,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心里很踏实、很轻松,思想上没有包袱。”

  创新不仅是科研技术人员的事,中国重汽的群众性创新也搞得扎扎实实。在中国重汽济南动力有限公司的发动机装配车间,记者看到了一块块图文并茂的展板,展示着“李俊龙凸轮轴装入法”、“司春丽垫片导入衬套法”等。中国重汽济南发动机部党委副书记杨永启介绍说:“这些都是一线工人发明的创新装配作业方法,我们特意用员工的名字来命名,以激励大家的创新热情。”

  不久前,以中国重汽技术发展中心为依托组建的国家重型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刘伟说:“这是国家对我们技术研发能力的认可。我们将担负起我国重型汽车行业技术研发、应用示范、成果推广和技术服务的作用,尽快缩短行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提高我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核心竞争力。”

开发核心关键技术

  EGR(废气再循环)发动机、铝合金燃油箱、盘式制动器……在位于章丘工业园的中国重汽济南商用车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厅里走上一圈,你便会感受到这家企业雄厚的创新实力。“这种铝合金油箱拥有5项专利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济南商用车有限公司党委常务书记杨剑平指着看似简单的油箱告诉我们。

  循着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今天的中国重汽已完全跨越了当年引进的斯太尔技术平台阶段,从最初只有一个系列、78种产品,发展到拥有豪沃、金王子、豪骏、豪运等九大系列2700多款车型,成为我国重卡行业驱动形式和功率覆盖最全的企业。而在中国重汽的多种车型上,随处可以看到企业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和自主创新成果。

  “这台就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完全符合国Ⅲ排放标准的EGR发动机,是一项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杨永启告诉记者。这项技术的研发成功,打破了国外企业对于新排放标准发动机技术的垄断,制造成本也明显降低。

  在跟踪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中国重汽始终注重开发、掌握核心关键技术。3年前,中国重汽的变速箱还百分之百依靠其他厂家供货。 

考虑到产业链的安全,重汽人决定开发自己的变速箱。他们没有简单地复制别人的成品,而是选择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与国外设计公司联合开发与国际接轨的AMT(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在联合开发中,利用国外合作伙伴的技术平台,重汽的技术人员根据中国的路况和使用环境等,对程序进行修改和完善,最终中国重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经过两年多的研发,2007年AMT开始小批量装车试验,今年已经实现了批量生产,这使重汽成为国内最早能批量生产AMT并实现产业化的企业。AMT的优点是除了提高驾驶舒适性外还省油,甚至比一般手动变速器都省油。”刘伟说。

集成创新成就行业领先

  坚持不懈的技术创新,使中国重汽的核心竞争力迅速提升,新产品不断研发出来。2003年,中国重汽开发出斯太尔王重卡,第二年就实现了1.5万辆的销量;2006年,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豪沃系列重型卡车,创造了投放市场当年产销突破1万辆的“奇迹”,2007年,豪沃系列产品的产销突破6万辆,成为市场上最受欢迎的重卡;重汽人自主研发的码头牵引车、水泥搅拌车等产品,不仅替代了进口而且成功实现了批量出口……

  在这一系列产品中,最令重汽人自豪的是今年推出的高端重卡豪沃A7。“它是中国重汽集成创新的典型,也是中国重卡行业自主创新成果的集中检阅,代表了中国重卡行业技术进步的最新水平。”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蔡东评价说。

  运用了130多项最新专利技术的豪沃A7,采用了中国重汽全新设计的D12系列发动机,塑造了省油重卡的新概念,大排量、大功率从低怠速起就使车辆动力充足;它标配的智能手自一体AMT,引领中国重卡进入了自动换挡新时代;而它装配的盘式制动器、膜片离合器等均为国内首次采用。

  不仅大量使用自己的专利技术,中国重汽还大胆选用国际先进的、适合市场需要的新技术打造豪沃A7。例如,制动阀类、ABS等关键原件,全部选用国际品牌的供应商;发动机元件也选用国际品牌的高配置,达到了可靠性高、寿命长、油耗小的效果;考虑到整车的电控匹配,选择了电控系统功能全面的高压共轨发动机,成功装载了车辆巡航系统,提高了发动机、变速箱的可靠性。

  在中国重汽总部的705会议室,有一块能打印的特殊黑板,它见证了重汽人攻坚克难的一段难忘经历。在豪沃A7道路试验阶段,车子在其他道路上行驶正常,却出现了在松散地面不起步的问题。“从去年年底开始的一个多月里,我们七八个人每天都集中在这里,研究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刘伟回忆说。由于发动机是电控的,看不见、摸不着,技术人员就一个一个参数拿来试,晚上在黑板上画出图、写下解决方案、打印出来,第二天交给软件工程师编成软件,然后进行现场试验。等到试验参数出来,又开始了新的一轮调整。最终,通过无数次的摸索、调试,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实现了发动机与变速箱的最佳匹配。

  豪沃A7项目从2005年年底立项,到2008年年底完成,“经过对50多辆实验用车在各种极端环境中的反复实验,证明豪沃A7驾乘舒适性、安全性、可靠性及电子化水平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刘伟说。

  通过豪沃A7的研发,中国重汽的研发手段和研发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利用先进的分析计算与模拟软件,中国重汽实现了从经验设计向数字化设计的跨越;依托从德国引进的价值150万欧元的整车振动实验台、从奥地利引进的价值180万欧元发动机开发实验台,以及来自比利时的先进路面数据采集系统,中国重汽的研发试验能力进一步增强;从豪沃A7开始,中国重汽终于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整车研发数据库,为在更高水平上不断快速推出新产品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