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周末纪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2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7
江安竹簧:一竿翠竹百态生
本报记者 李 哲 钟华林 通讯员 王乾彬 胡建军
  图为著名的蜀南竹海,满山遍野都是茂密的竹林。
图为一只用竹簧工艺制作而成的花瓶。
  用竹簧工艺制作而成的一对镇纸,其上雕有精美的龙凤图案。
何华一正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制作一件大型竹雕作品。
  何素梅用一节去掉须的竹根依形雕刻出一只蟾蜍,造型惟妙惟肖。
  何素梅老师耐心向徒弟传授雕刻技巧。
  何素梅专营竹工艺品的门店———竹艺轩。

  江安竹簧工艺是江安竹工艺的总称,它历史悠久、兴盛于明正德年间,曾于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其表现形态为竹簧、竹筷、竹雕、竹根雕、竹编、竹家具、竹装修七大类。其工艺特征和艺术特色,在于它的造型、雕刻艺术既保留了中国书画完美的笔墨神韵,又显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工艺技术,同时,它在内容上追求立意构思、传神达意,是民间审美体验和审美情趣的自然流露。

竹海生巧匠 竹艺远名扬

  经过岁月的沉淀,加之江安竹艺人兼收并蓄的胸怀,其竹筷、竹筒雕、竹根雕等竹雕技艺愈发精湛,而外来之物———竹簧的制作技艺也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一部《卧虎藏龙》带给了世界观众一个神秘而美好的中国印象,提及该影片,相信很多人脑海中都会闪现过一片翠竹之上的那场中国功夫。这个美丽的画面所定格的,就是“翠甲天下”的蜀南竹海。

  蜀南竹海位处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横跨江安、长宁二县。其中,江安县竹林面积达35.2万亩,年产楠竹100万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江安人民自古以来就熟悉竹子的秉性,善于发现竹子的美,并从竹子身上谋生活。

  竹梅双喜、岁寒三友松竹梅、梅兰竹菊四君子……在中国文化中,竹子被赋予了高尚的品格,许多竹制的工艺品历来受人青睐。竹资源极其发达的江安这方水土,就培养出了许多擅长竹工艺的能工巧匠,他们不仅能够制作桌椅、筐篓等竹制日用品,也创作出了许多精美的竹制工艺品,而这些精巧之作通过发达的长江水路辗转到了全国各地,江安竹工艺自然誉满天下,江安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竹工艺之乡。

  探究江安竹工艺的悠久历史,一尊石像是重要的物证。1987年5月,江安县留耕镇一个名叫任启新的村民向政府献出了他家祖传的一件珍贵石像————竹公神像。这尊石像高0.77米,前方刻有“竹公神像位”五字,其年代为“大明正德十三年”,即公元1519年。据考证,这是当地竹艺人当年所供奉的祖师偶像,由此可见,当年江安竹工艺之兴盛和其历史之悠长。

  经过岁月的沉淀,加之江安竹艺人兼收并蓄的胸怀,其竹筷、竹筒雕、竹根雕等竹雕技艺愈发精湛,而外来之物————竹簧的制作技艺也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莹润晶亮,色泽淡黄如象牙,见者无不爱之,素有“竹象牙”的美誉,这就是由竹子内壁薄薄一层所制成的竹簧。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江安艺人蔡金山制作的“竹簧花篮”荣获金奖,由此蜚声海内外,产品远销美、英、法及东南亚诸国。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百业待兴,起源于明、发达于清的江安竹工艺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河街头是当时江安县城的一条繁华街道,放眼望去,两侧房子的天窗上都晒晾着竹簧片,房门内外就坐着竹艺人,雕着筷子,编着竹器……而制作最多的要数火柴盒子了。那时候,火柴又称洋火,属于稀罕玩意儿,因而江安的竹艺人就纷纷做起了放置火柴的竹簧盒子,上面还要雕刻诗句、绘画花鸟。由于火柴盒子小巧便携,竹簧工艺又是江安的特色所在,因此十分畅销。江安守着长江水路,水运发达,因而,船篷、竹纤绳、船上的竹器等物品也是当时江安竹工艺产品的一大门类。

  据老一代人回忆,那时候的河街头,真是熙熙攘攘、竹香弥漫。江安县城的半数百姓,几万人都靠着这门手艺过活,即便是在生意最差的时候,千家万户也都能维持生活。

  1957年,刚成立不久的江安竹筷生产合作社的工人们,雕刻了一双龙凤竹筷寄给了毛主席。毛主席连连称赞江安的竹筷工艺了不起。两年后,中央特地要求江安雕刻50双龙凤竹筷,作为国家礼品送给前来参加国庆10周年庆典的外国贵宾。

艺高精品出 尽显刀外功

  刀外之功不仅使得精美的书法和图案在竹雕作品上完美体现,而且,整件作品又如一幅由刻刀所作之画,草木有灵,水石有韵,具有浓厚的文化意境。

  上世纪50年代初的江安,紧邻着河街头的是北街,当时的江安川剧团就坐落在北街上。年仅五六岁的何华一每天都会跟随在剧团工作的爸爸来到这里,他总是喜欢跑到河街头上,站在老爷爷身后,去看一节竹子是如何在神奇的刻刀下,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形象。

  后来,随着父亲调动工作到兴文县川剧团,何华一离开了江安。他来到兴文的第一堂课是一节美术课。上课铃响起,老师走进教室,班长一喊“起立”,同学们就都站了起来,只有何华一还坐在板凳上,生气的老师罚他站了整整一堂课。原来,在江安上学时,班长喊的是“立正”,何华一根本不知道“起立”是什么意思。

  这堂美术课给何华一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不是因为罚站,而是因为老师的课实在讲得太精彩,使得他萌生了对这位老师的崇拜。小学刚毕业,12岁的何华一就到父亲所在的兴文县川剧团参加工作。巧的是,没过多久,这位美术老师也来到了兴文县川剧团。幸运的何华一继续得到老师的教导,一边学唱戏,一边拼命地学画画。那个时候剧团经常巡回演出,而他就跟着老师“巡回写生”,画遍了周围无数的山山水水。在剧团的这5年时间,何华一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

  1973年,何华一来到了江安竹工艺厂工作,这个厂原名江安县竹筷化工生产合作社。

  “我进这个单位,就发誓,要走一条新路。”何华一回忆当年的情景,“我当时到竹簧工艺厂偷学他们的技术。老艺人喜欢喝茶,我就经常和他们一起喝茶聊天,最后我总是将话题转到竹工艺上。那时候,我要是真去看他们雕刻是看不到的,‘十字街头谈故交,千两黄金不卖道’,老艺人们都很保守,家传的手艺从不外泄。你走过去跟他摆龙门阵的时候,他就会把抽屉关住,你走了他才开始干,所以也可以说我的手艺是喝茶‘偷’来的。”在绘画和设计岗位上待了十几年后,1987年,40岁的何华一才开始专门雕刻竹簧。

  “我这辈子最得意的,就是我把我的时间用够了,每天都是12个小时的工作量,甚至大年三十和初一我都在加班。”工作勤奋的同时,何华一也从来没有停下过学习的脚步。到任何地方,他的第一件事就是进书店看书买书。“当年,我到北京看到一本装修书籍,介绍各国风情、各种场合的装修,我很喜欢,但是由于尺寸太大,我带不了,就狠心花了14元钱邮费寄回来。”何华一告诉记者,14元钱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

  善于学习他人长处、接收新鲜事物、融会各门艺术的何华一,就像一株植物,尽可能多地吸收着阳光、水分和养料,最终成长为了一棵挺拔秀美的参天大树。他被评为江安惟一的一位中国竹工艺大师,成为了江安竹簧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他的作品在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的大展上获得金奖,其价格也成为了江安竹雕市场的标杆。

  “以画法施之刻竹,合南北宗为一体,无意不搜,无奇不有。”这是《竹人录》中对乾隆年间首屈一指的竹雕大家周芷岩的评价。与之相类似,何华一的特点也恰恰在于融国画、书法、诗词等多种意境为一体,然后再将其淋漓尽致地表现在刀下竹上,意境悠远、匠心独到。

  他的皮雕笔筒和帽筒就给了这一特点以最佳诠释。“皮雕最考人的就是在0.2毫米的厚度上,把立体感表现出来,深浅层次表现出来,很难。但是表现得好的话,比如说这个作品《巴山夜雨》,这代表了四川的典型风景,我创作的时候取的是李商隐之诗《夜雨寄北》的意境,要把人物、时代背景、情景表现出来。你看,秋雨绵绵的荷塘展现出了恬静的夜景,依依不舍的两位知音,正促膝谈心。还有一位钓鱼老者,旁边卧着一条睡着的狗,连狗都可以睡着,就生动地表现出了静中之静。”何华一举着这一件皮雕笔筒细细地向记者解释着。

  再比如何华一雕刻的《长江颂》,通过古老长江的奇秀之貌展现出了祖国的大好山河,表现出了当代艺术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搞点艺术作品出来,把我们祖国的大好山河都记录下来,留给以后的年轻人看。我也喜欢创作表现现代生活的作品,但是,像长江文化,像古老的巴蜀文化,我们这代人有责任把它记录下来,为后来的人所收藏,有一个历史纪念的价值。”头发花白的何华一激动的语调铿锵有力。

  何华一的作品从来没有重复的两件,在每一件作品中,他都投入了许多的精力和情感,这些作品如今大多被海内外的玩家以高价收藏。它们到底珍贵在哪里?也许这价值就是由刀外之功所创造的,刀外之功不仅使得精美的书法和图案在竹雕作品上完美体现,而且,整件作品又如一幅由刻刀所作之画,草木有灵,水石有韵,具有浓厚的文化意境。

竹雕进课堂 后继少年郎

  两个年轻人的信心并非建立在空中楼阁上,虽然竹制生活用品的市场现在很平淡,但是高档竹雕、竹簧艺术品的收藏却是日益升温,一件作品动辄上万元、上十万元的情况时有出现。

  去年9月新学期开始后,江安县职业技术学校的同学们在课程表上发现了一门新课程———竹簧工艺课,引来同学们一阵热烈的讨论。据悉,这是宜宾市首次在职业学校开设“非遗”课程。为了保护和传承竹簧雕刻工艺,江安县把它的培训纳入江安职校和江南职校的教学课程,并分别在两校建立了培训基地。“从这学期开始,我们把竹簧工艺纳入到每学期的教学计划,组织相关人员编写课本教材,聘请江安竹工艺大师为专业教师,教学内容包括江安竹工艺发展史、工艺造型、竹编和竹雕工艺等。”据江安职校有关负责人冯光列介绍,职校把竹簧工艺列入了工艺美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

  如何传承,这是每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临的最大问题,甚至是困境。江安竹簧雕刻工艺的传承,古来一直延续父传子、父传女、师传徒的严格传承关系,因而促进了竹簧雕刻工艺流派的产生。

  塑料、玻璃制品的日渐流行,竹器生产中机械化的引进等给江安竹工艺品的市场带来了变化,江安竹簧厂、江安竹工艺厂等昔日辉煌的老厂纷纷停产歇业。从事这门老手艺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也纷纷离开家乡外出闯世界。竹簧工艺的传承令人堪忧。

  何华一、周明伦、钟国富等几位传承人在离开工厂后,纷纷开起了个人的家庭作坊,之前在厂里带的那些徒弟大部分都外出打工去了,依靠个人的力量,这些大师一年也难得雕出几件作品。昔日江安城半数人做竹工艺的景象如今已经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掰着手指都数得过来的几位大师和几间家庭作坊。

  万事总是处于变化之中,前几年处于最低谷的这门老手艺,如今开始渐渐泛绿生芽了。何华一的大女儿何素梅,尽得父亲的真传,成为了江安竹簧工艺最年轻的传承人。她有一家门店,名为“竹艺轩”,店内陈列着种类繁多的竹簧、竹筷、镂空雕、皮雕、竹家具等竹工艺品。3年前的一天,一位19岁的小伙子一次又一次来到“竹艺轩”,欣赏这些精美的竹工艺品,何素梅见这个小伙子如此喜爱这些作品,就问他是否愿意跟她学。小伙子一听,喜出望外,连忙拜何素梅为师。这个小伙子就是何素梅的大徒弟罗平。

  记者在何素梅家里见到罗平时,他正在雕刻一件精美的多层镂空雕帽筒,这是江安竹雕的一项代表性技艺,可见他三年来的快速长进。他告诉记者,他的朋友们大多去了广州、深圳等地的鞋厂、服装厂打工。很多人问他,“以前的竹工艺厂那么红火都垮掉了,为什么你还选择做这个职业呢?这么辛苦,你不怕以后会失业吗?”罗平告诉记者,“我相信它的前景是很好的,只要执著追求。当我和何老师到上海、浙江等地参加展览交流时,会看到很多其他地方的人非常喜欢我们的这门艺术。”

  坐在罗平后面的是一位看起来安静甜美的女孩子,这是罗平的小师妹,也是何素梅目前最小的徒弟闻敏。记者走过去,看到她正在竹板上认真地刻着几行书法。她告诉记者,学竹雕就是从练习刻字开始的,刚学时,手很疼,会磨出水泡,甚至出血,但是慢慢地就习惯了。闻敏在今年的高考中失利,没有考上自己向往的四川美院。她的舅公在旅游局工作,非常喜欢竹簧工艺,也清楚地认识到竹簧工艺的价值和前途所在,于是就推荐她拜何素梅老师为师。她微笑着说:“我原来的美术老师也想学竹簧工艺,但是他太忙了,得知我在何老师这里学,他很高兴,鼓励我一定要坚持下去。”

  两个年轻人的信心并非建立在空中楼阁上,虽然竹制生活用品的市场现在很平淡,但是高档竹雕、竹簧艺术品的收藏却是日益升温,一件作品动辄上万元、上十万元的情况屡有出现。

  何素梅目前一共带了4个严格意义上的徒弟,他们白天到何素梅家里学习竹雕,晚上就回去看书,完成老师布置的书法、国画、西画等“课外作业”。其实,除了他们四人,何素梅还有很多徒弟:她曾多次无偿培训雕刻技术、竹编技艺,也会到职业学校的课堂上去传授技艺。何素梅告诉记者,凡是想来学的,她都愿意教,只要他们自身有热情,能坚持。

  在江安县城最宽的街道———竹都大道的一块黄金地段上,一个建筑拔地而起,几个月后就会竣工。届时,“竹工艺商品生产基地”将隆重开幕。何素梅告诉记者,这块地是政府免费划拨给她的,“竹工艺商品生产基地”将集展示、教学、销售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等明年五六月份那里装修好搬进去后,我就把还能做、还能讲一些的老艺人请到那里去讲课、示范,再另外招徒弟,游客可以看到现场的制作、雕刻。”

  年轻人开始关注这门老手艺,让人欣喜。相信通过工艺大师们的推广、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这门传统技艺一定会得到发扬光大、传承发展。

采访随想

让江安竹工艺得到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

  江安县拥有大量的竹资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从竹子身上讨生活必然会成为当地百姓的选择。因此,当我们考察江安竹工艺最辉煌的几个时期,可以看到,那时的江安竹制品都主要集中在船上用具、生活用具等实用品方面。

  “适应某种需要而产生的艺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创作的艺术,是永久有生命力的。”正如美国作家房龙所言,在竹制品为人民生活所必需的时候,正是竹工艺的生命力最强大的时候,这时的曲线处于峰顶。

  随着科技的发展,塑料、玻璃等更加便宜、方便的现代化材料大量出现的时候,费时费力制造、手工成本昂贵的竹制品就逐渐地被替代了,因而出现的江安竹工艺的低谷也就在情理之中。

  然而,近年来,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民日渐富裕的前提下,人们的精神需求被前所未有的放大。正所谓“盛世兴收藏”,近几年国内艺术品投资市场始终火热,这同样也反映在江安竹簧工艺上。因此,我们看到,几年前,何华一的一件作品要价两三千元都卖不掉,而现在居然会以几万元、十几万元的价格被人收藏。此时,江安竹簧的发展曲线自然处在向上延伸阶段。

  在现阶段,我们不能期待江安竹簧像从前一样,全城半数人都在雕之、刻之,也不能简单地引进设备,使其规模化、工业化发展,而是应该加以区别地寻找发展思路,例如,大众化的旅游纪念品、日用品等,可以引进机械,使其充分产业化;而竹工艺的高端产品,则要强调其设计和技艺特色,而不能一味追求速度和数量。再者,要保护好老艺人,推动传承工作的开展。只有这样,古老的江安竹工艺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