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周末·纪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1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水蕴佳石 精工出名砚
本报记者 于 泳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因肇庆古称端州,故得名端砚,也称端溪砚。古端州曾为宋徽宗赵佶的封地,他登基后御书“肇庆府”,端州改名肇庆,以他独创的瘦金体书写的牌匾,至今仍高悬在肇庆丽谯楼上。他用端砚研磨出来的翰墨创作的书画价值连城。

  肇庆制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00多年前的唐代武德年间。唐代中叶,制砚艺人在砚台上雕刻图案花纹,使得端砚从实用品变成了工艺品。到了清代,端砚已是集雕刻、书法、绘画、篆刻于一身的文房珍品。2004年9月,肇庆市获得“中国砚都”的荣誉称号;同年10月,端砚被国家列入原产地保护产品;2006年,端砚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砚之蕴

  “端州石砚天下奇,紫光夜半吐虹霓。不随凡石追时好,直与日月争光辉。”宋代诗人张九成的诗句写出了端砚独特的美感和魅力。

  笔墨纸砚被称之为文房四宝,是中华文化发展与传承的重要载体。四宝之中以砚为尊,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并称中国四大名砚。在四大名砚中,端砚以其石质细密幼嫩,石品花纹丰富多彩,研墨不滞,发墨利笔而深受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古代文人中一直流传着“四大名砚端为首”的说法。

  “端州石砚天下奇,紫光夜半吐虹霓。不随凡石追时好,直与日月争光辉。”宋代诗人张九成的诗句正写出了端砚独特的美感和魅力。

  诗人的描述中不乏浪漫的想象,而关于端砚的传说更给这古老的文房瑰宝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相传唐代开元年间,全国举子云集京城会试。老天爷也给举子们出了一道大难题: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磨好的墨汁很快凝固了,举子们只好边向墨池哈气化冰,边蘸墨书写,断断续续答题,不胜其烦。独有端州来的举子仍腕底生风,笔走龙蛇。他用端砚磨出的墨汁,不但严寒不结冰,还生津耀彩。端州石砚脱颖而出,也由此成为皇家贡砚。

  传说真实与否,今天已无从考证,但历代文人爱砚藏砚的故事却在史书中俯拾皆是。唐代名臣、书法家褚遂良得到唐太宗赐的“端溪石渠砚”,刻上了“润比德,式以方,绕玉池,注天潢”的砚铭,以砚喻德。苏东坡曾写过“我生无田食破砚”的诗句。他写过数十首砚诗、砚铭,也拥有众多的端砚。

  古代文人以砚为田、以笔为耕、以文墨为生,砚台便有砚田之称。他们在砚田播撒文字,种植文化,培育文明。砚,磨出了一部部煌煌经典,更叠起了一个个气象万千的书法、绘画的艺术高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长林认为,端砚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非常的柔,用手摸上去像摸到了绸缎一样,但事实上端砚又是非常坚硬的一种石头,能够经久不衰,拥有阴阳和合,刚柔并济,外柔内刚,外圆内方的品质。

  黎铿是第一位制砚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经他创作的端砚精品无数。“端砚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向世界展现了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史。”黎铿说。

慧眼精工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唐代诗人李贺用极具浪漫与想象力的笔法描绘了砚工采石制砚的情形。

  端溪位于肇庆市东北,从南向北逶迤曲折,在羚羊峡注入湍急的西江,一泻千里,汇入南海。羚羊峡以东的斧柯山,绵延几十里,聚集着最为名贵的端砚石坑洞。因此斧柯山被古人称为宝山。端溪水的灵毓滋养了斧柯山东部的岩石,孕育出附着山水灵性的端砚石。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唐代诗人李贺用极具浪漫与想象力的笔法描绘了砚工采石制砚的情形。事实上每一方端砚的产生,要经历采石、维料、设计、雕刻、打磨、配盒等诸多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决定端砚的命运。

  砚坑是开凿砚石的地方,可谓端砚之母。端砚名贵与否,最基本的条件在于砚石,所以采石工序极为重要。因砚石大多不抗震,不能以机械开采,只能用手工开掘。采石工必须掌握砚石生长的规律顺其自然,按部就班,尽量保证石材完整。许多砚工都是从采石学起,一步步走上了制砚大师之路。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制砚艺术大师刘演良说,砚坑洞的高度只有70厘米至90厘米,仅容得下一人匍匐进入。他与采石工一起赤身进入坑洞,两人一组,一人负责照明,一人抡锤打凿,轮换开采砚石。“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半年多,每天要背50多斤的石头下山。”刘演良说。就是在挖砚石的那段时间里,他摸清了老坑、麻子坑、坑仔岩、梅花坑等大小坑洞的概况,对每个坑口出产的砚石的石质、花纹都有了详细的了解。如今,刘演良已是著名的端砚专家,先后出版了《端溪名砚》、《端溪砚》、《端砚全书》等多部著作,他制作的山水题材端砚有着鲜明的艺术风格,被誉为“刘家山水砚”。

  在有“端砚文化村”之称的白石村,马路边、基塘旁,铿锵的凿石之声此起彼伏、悦耳动听。百户人家,每走几步就能看见砚工埋头作业:案头摆石,左手握刀,右手握锤,叮叮当当地敲打着石头。不时可见“80后”、“90后”的小砚匠,带着耳机,哼着流行歌曲,摆弄着手中的砚石。和一千年前一样,制砚人在砚石的流光与粉尘里,碾过春夏秋冬。

  制砚大师程文的家就在白石村,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程文告诉记者,维料和设计是端砚制作的两个关键环节。维料也叫制璞,就是将有瑕疵、裂痕的石皮和顶板、底板去掉,留下可以制砚的“石肉”。随后,根据砚石的天然形状,制成所需璞形。制璞环节还要求砚工根据砚石的表面预测里面的石品和花纹,内行的砚工常常能够“一眼穿石”。

  设计则要求砚工因石构图,因材施艺。大自然的造化赋予了端砚石绚丽多姿的石品花纹,“如秋雨乍晴,蔚蓝无际”的天青,“白如晴云,吹之欲散”的鱼脑冻,“净嫩如柔肌,如凝脂”的蕉叶白,“如细尘掩明镜”的青花,以及珍稀的石眼、冰纹、金银线等等堪称端砚石品花纹中之极品。这些花纹如同绚丽的霓裳,使得本来冰冷坚硬的石头变得灵气活现,也赋予了端砚独一无二的欣赏价值。“做砚就是要把这些最美的花纹展示出来给人看。”程文说。因此每一块材料到了程文的手中,他都要反复把玩,细细思索,有时几个月才能构思好一方端砚。石质优良的砚石,稍加雕琢、打磨就能呈现出精美的花纹。大部分的砚石则需要精雕细琢,巧用瑕疵,化腐朽为神奇。  

  1985年,程文得到一块梅花坑的石料,石中有五百多颗石眼。按理说,石料中有眼是不错的石材,可是如此众多的石眼该如何处理呢?也不知经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个星期天,最终他把每颗石眼做成螃蟹,繁复细致,玲珑剔透,形象逼真,生动传神。这方砚台也印证了他的砚艺观点:有生命的做得更加灵活,无生命的也要做出生命的感觉,这才是砚的艺术。

  设计好的砚璞,就可以拿给砚工雕刻了。雕刻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技法表现主题,雕刻讲究刀法,有深雕、浅雕雕刻,还有细刻、线刻和通雕等。优质的砚石则少雕或不雕,称为平板砚。

  打磨是制砚的最后一道工序,用粗细不等的天然滑石,由粗到细,反复打磨雕刻的凿口、刀路,使砚台的手感平整、光滑、细腻。

  制作完成的端砚,还要配上木盒。砚盒起着防尘和保护砚台的作用,所用的材料一般是坤甸木和杂木,也有爱砚人使用紫檀、花梨木、楠木等名贵的木材。

古砚新生

  “紫云一片端溪砚,染遍神州九万笺”,2008年4月18日,肇庆市将300方“龙腾奥运砚”和“华夏风韵砚”赠送给北京奥组委,传承千年的国宝端砚走向世界。

  一方方雕刻精美、造型独特又极富实用功能的端砚,是无数文人墨客的掌中至宝。清代乾隆年间,一位藏砚家曾用20两黄金和一幅唐伯虎的画换得一方下岩子鸲鹆眼文征明刻铭端砚,并以和田玉掏空为匣贮之,匣上刻铭以示珍重之意:“黄金换砚人笑痴,我道砚田胜黄金。二十年来偶一得,宝贵于我如浮云。”惟其如此,

名砚多存于私人藏家手中,而肇庆市端砚博物馆中所存的名砚,尤其是古砚为数不多。

  2009年2月28日,古今名人使用过并题刻砚铭的116方古端砚,回到了故乡肇庆。市政府出资100多万元建立了谢志峰藏古端砚馆,填补了肇庆市馆藏古端砚各个时期名人名砚的空白。无偿捐献这些古砚的谢志峰老人说:“收藏的目的不是为了金钱,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为了保护中华民族的文物。”

  从广州到肇庆,汽车刚刚离开高速公路就能看到与端砚有关的巨幅广告牌。走在肇庆的街道上,销售端砚的店铺一间挨着一间。如今,白石村已经被规划成端砚旅游的精品线路,中外游客络绎不绝。白石宏溪端砚厂的厂长蔡三洪至今还记得和哥哥蔡伟洪去北京卖端砚闯市场的日子。改革开放之后,许多端砚厂复工生产,可是除了出口,国内的销量非常有限。蔡家兄弟琢磨着到北京碰碰运气。兄弟俩每人拎着两个大提兜,每个提兜装着十几方自家生产的端砚。从荣宝斋到王府井,没想到带来的砚台很快就销售一空,端砚的销路也自此打开。“那时候从北京到广州的机票是90多块钱,我们是坐着火车去,坐着飞机回来。”回忆起第一次坐飞机的情形,蔡三洪的脸上满是笑容。

  如今,蔡家兄弟的砚厂再也不用担心销路了。2003年以来,肇庆市政府每年都组织端砚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外展会,既解决了企业的产品销售问题,又提升了端砚的知名度与市场认可度,一举两得。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3届中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上,肇庆市的60多家企业携近2万方端砚参展。首日进入端砚专场的人数就超过万人,仅4天时间销售额达300多万元。

  1975年程文出任肇庆市端砚厂厂长,当时正是端砚蓬勃发展的时期,需要大量的人才。程文打破传统,公开收徒,先后在肇庆端砚厂、宾日端砚厂、端砚研究所等单位教学带徒,弟子达500人之多,遍布砚乡。各家制砚技艺也在新一代砚工的手中发扬光大,并衍生出许多新的品种。画家梁弘健留美归来,这位生在肇庆、长在肇庆的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把传统文人画融入端砚艺术,被称为“大岭砚桥派”的创始人。端砚在梁弘健的手中是一个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品,他的端砚作品不仅将诗文书画金石融于一炉,而且保留了砚最初始的实用价值。“我认为做砚,首先是要有境界,我就倡导文人砚,文人砚就是将我们中国的文化精神放到砚里边。端砚是很有灵气的,所以我将自己的艺术以砚为一种载体去表现出来,表现我的思想,是我艺术的一部分。”梁弘健说。

  “端砚具有惟一性,现在已经是肇庆的城市文化符号。保护和发展端砚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肇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以良如是说。肇庆市逐渐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协会和企业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促进端砚文化和产业的科学发展,以端砚业为引领的产业链正在不断完善。鉴于过去30余年开采砚石的数量已相当可观,市里于1999年首先封闭老坑禁采,随后于2000年对坑仔、麻子坑等所有砚坑实行封坑。封坑禁采之后,政府出面招商,把当年的砚坑区开发成特色旅游观光区。站在西江边,不时有人渡江而来,踏着碎石走向已沉寂近10年的老坑坑口,细心捕捉已在空气中消失的叮咚锤声。随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日后这里要建端砚地质及开采砚石博物馆,让人们感受浸润了1300多年的端砚石神秘的开采文化。目前肇庆市的端砚民营企业从2004年的60多家发展到100多家,端砚作坊从200多户发展到近400户,从业人员从3000多人发展到5000多人,年产值从不足1亿元增长到2亿多元,翻了一番多。

  面对这么多的生产企业,端砚的质量能保证吗?遇到假货怎么办?“我们有专门的端砚鉴定证书啊,每个证书的编号都是惟一的,证书上对砚石的出身、花纹,以及制砚作者都有介绍,网上也可以查得到。”肇庆市端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王建华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随着端砚市场的红火,一些以次充好的端砚出现在市场上。在市政府的支持下,由端砚协会牵头成立端砚鉴定机构,为消费者进行端砚鉴定,出具“中国端砚鉴定证书”。到目前,已经为各端砚厂家和收藏家鉴定端砚近2万方,出具“中国端砚鉴定证书”1万多本,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维护了端砚的权威性。

  “紫云一片端溪砚,染遍神州九万笺。”2008年4月18日,肇庆市将300方“龙腾奥运砚”和“华夏风韵砚”赠送给北京奥组委,传承千年的国宝端砚走向世界。

  端溪水流淌,不舍昼夜。端砚,端溪水亿万年孕育的精魂,它诠释着一代代端砚艺人的艺术人生、承载着古今中外文人雅士的人文情怀,它是肇庆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图1:肇庆市端砚博物馆就在阅江楼内。

  于 泳摄

  图2:端砚史上最大的一方老坑砚———九龙戏宝砚。长1.93米,宽0.93米,厚0.33米,重600公斤。集石眼、鱼脑冻、蕉叶白、天青等名坑优点于一身。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黎铿设计、监制,作为肇庆市的“市宝”,由博物馆永久珍藏。

    于 泳摄

  图3:谢志峰藏古端砚馆的设立,填补了肇庆市在馆藏名人名砚上的空白。

    于 泳摄

  图4:维料。

  图5:设计。

  图6:雕刻。

  图7:打磨。         于 泳摄

  图8:在程文家里有两间陈列室,里面放满了他的端砚作品。    于 泳摄

  图9:在白石宏溪端砚厂,前来展厅选购端砚和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于 泳摄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