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1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
我国将尽最大可能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本报北京11月26日讯 记者林火灿报道: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26日说,我国将尽最大可能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和切实行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全球气候不断作出新贡献。

  国务院常务会议本月25日确定了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据解振华介绍,这是我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也是中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巨大努力,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积极负责任的态度。

  解振华表示,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着巨大压力和特殊困难。

  “尽管如此,我国本着对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在全面考虑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能源消费总量、节能降耗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期望的基础上制定了上述目标。”

  “虽然实现上述行动目标特别是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但是中国实现上述目标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解振华说。

  他表示,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并且在改革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从国情和实际出发,提出积极可行的奋斗目标和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2007年,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为此,我国积极推进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大力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植树造林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降低能耗,我国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取消“高污染、高排放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加大淘汰电力、钢铁、建材、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焦炭、煤炭和平板玻璃等行业落后产能。

  上述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已在2005年基础上累计降低13%,有望实现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20%左右的目标,这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15亿吨以上。

  2006—2008年,淘汰落后炼铁产能6059万吨、炼钢产能4347万吨、水泥产能1.4亿吨、铁合金产能246万吨、电石产能244万吨、焦炭产能6445万吨。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国已累计关停高耗能、高排放的小火电机组5407万千瓦,提前完成“十一五”的小火电淘汰目标,相当于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24亿吨。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