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1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群众办的好事越多,幸福感就越强”
——记新疆阿克陶县库斯拉甫乡党委书记师延林 
□ 本报记者 姜 帆

  在帕米尔高原的大山深处,有一位在这里扎根19年、倾情奉献的汉族干部。19年间,他先后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恰尔隆、克孜勒陶、库斯拉甫三个偏远乡镇的乡党委书记。19年间,他的足迹遍布那里每一个村落。19年间,他带领这三个偏远贫困乡一步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他就是现任库斯拉甫乡党委书记师延林。

  1991年,29岁的师延林到距阿克陶县城200多公里的恰尔隆乡任乡长助理。当时,语言不通,饮食习惯差异较大,大山里没有蔬菜,杏干煮面条、酸奶疙瘩煮糊糊就是家常便饭。但倔强的师延林没有退却,他深入到农牧民的毡房,和他们一起吃硬邦邦的粗面馕,一起喝热腾腾的酥油茶,一起骑马放牧,在大山深处扎下了根。

  在恰尔隆乡的14年间,师延林走访了乡里每一户人家,认识每一位村民,和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年的恰尔隆乡守着叶尔羌河却既没电也没自来水,吃水全靠人到河里去挑。师延林四处奔波,多方筹措,建起了小型电站和高位水池。

  2003年,师延林调任克孜勒陶乡党委书记时,克孜勒陶乡还是照明靠点灯、吃水靠人挑。师延林一到任就想方设法,给村里引进了电和自来水,解决了山里农牧民照明、用水的问题。从此,广播电视也进入深山峡谷走进了百姓家。同时,每个村都安装了太阳能、卫星电话。

  在下村调研中,师延林惊喜地发现距克孜勒陶乡政府100多公里的塔木柏孜的土层厚达2米至3米,且土质好,有水源保证,有可开垦荒地5万多亩。经多方论证后,一幅未来新农村的蓝图在他的脑海里愈来愈清晰,“一定要让这里的农牧民走出深山,过上定居生活。”2005年初,师延林带领全乡80多名干部,携被褥、带锅灶、宿荒野,拉开了开发塔木柏孜的序幕。经过多天辛勤劳动,他们开挖了35.6公里长的沟渠,种下了沙枣、红枣、杏子等近7万株。2006年初,塔木柏孜开发被列为阿克陶县江西对口援疆的十大项目之一。2007年6月,总投资370万元的克孜勒陶乡塔木柏孜抗震安居集中连片点建设项目“江西新村”建成并通过验收,同时被县委、县政府列为阿克陶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克孜勒陶乡富了,师延林又转战到条件更为艰苦的库斯拉甫乡,出任库斯拉甫乡党委书记。

  上任伊始,师延林重点抓好乡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他带领乡干部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分析问题,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同时,根据库斯拉甫乡地形复杂的特点,建立了巡山制度。师延林还积极组织推广小麦、玉米良种,增加农牧民种植业收入。同时,四处奔走联系,每年都组织农牧民外出务工。不到3年,当地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库斯拉甫乡党委副书记曹凌云说:“师书记帮助过的村民很多,每次下村他都要给孤寡老人带一些生活用品,遇见谁家有难事他就会拿出自己的工资去帮助,我们都记不清有多少次了。”

  师延林说:“为群众办的好事越多,幸福感就越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