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1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徽淮北:
昔日“煤城”变“水乡”
本报记者 杨学聪

  早就听说安徽省淮北市从“煤城”摇身变“水乡”,记者日前随2009节水中国行采访团到淮北市采访,终于有机会一探究竟。

  淮北南湖湿地公园里,满目葱绿,空气沁润。飞檐亭畔、芦苇边际,几对新人正兴致勃勃地拍摄婚纱照。但谁又能想到,这片风景如画的湿地,几年前还是淮北面积最大的采煤沉陷区。

  淮北“因煤而建、缘煤而兴”,是全国15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然而,长期的开采使煤炭资源日趋衰减,淮北境内现已形成120平方公里的采煤沉陷区。与此同时,水资源短缺问题也日益凸显,据统计,全市人均水资源只有398立方米,不到全国人均占有量的五分之一。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淮北发展的瓶颈。

  2006年11月,淮北市被确立为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试点市。3年来,他们对采煤沉陷区的治理逐渐由土地复垦为主转变为以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为主。南湖湿地过去就是杨庄矿的采煤沉陷区,通过综合治理,已成为淮北库容最大的平原湖泊,不但有效改善了周边的生态环境,也为市民新添了休闲的好去处。

  资料显示,淮北每年降水量只有800毫米左右,且集中在夏季。加上地处平原,雨洪水等地表蓄积水都白白流失了。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到2015年,淮北工业需水量约3亿立方米,以现在的水资源的承载力支撑发展是不可能的,怎么办?

  “我们必须把可以利用的水留下来、利用好!”淮北市水务局副局长李庆海肯定地说。淮北市副市长庄东飚更明确地说:“过去对采煤沉陷区的治理,只是局限于少量土地复垦或土地整理。现在,我们把沉陷区建成平原水库。” 

  距南湖湿地不远处,是烈山区洪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温室中,蝴蝶兰舒展着肥大的叶子,滴灌设施把涓涓细流供应到植物的根部。“这些蝴蝶兰要在春节前供往广东。搞了生态园,全村人均收入超过6700元。”洪庄村党支部书记刘广说,除了设施农业,他们还围水造塘,挖塘造地,依托生态、绿色农业在滩涂地上打造水产养殖园区。目前,全村工农业总产值已逾2亿元。

  除了湖泊、鱼塘,淮北还通过临涣闸及配套的供水工程,使过境洪水进入临涣、海孜2个煤矿采煤塌陷区。该工程建成1年来,有效保证了国内最大的煤电、煤化工基地建设———临涣工业园区一期工程用水。同时,为沿河两岸5.4万亩农田提供灌溉水源。 

  从节水和水资源综合利用中尝到甜头的淮北市,今年6月又完成了采煤沉陷区水资源利用与湿地修复规划,决心通过对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建设多个平原湖泊,并将湖泊之间、河道之间、湖泊与河道之间连通,扩大蓄水能力,相机蓄引近郊河流雨洪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

  如今,淮北已提出“两山环绕、六湖珠连、城在山中、水在城中”的山水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将采煤沉陷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放在突出位置。“淮北要发展,要把节水与生态建设相结合,为下一步实施‘淮水北调’工程提供反调节库容,同步实现土地整理、湿地建设等综合治理目标。”淮北市市长许崇信说。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