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经济大讲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1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话题之一
生态文明贵在创新 重在建设 成在持久
张 俊摄

  要点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努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毫不松懈地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集中力量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利用自然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包括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基本的生态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等等。它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生态文明贵在创新,重在建设,成在持久。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努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方式,主动选择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率的生产方式,把经济开发活动控制在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绿色产业,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开展低碳经济试点,争取逐步降低碳排放强度。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减少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二是加快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健全和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严格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深化价格改革,加快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不断完善绿色信贷、绿色税收、绿色贸易、绿色保险等环境经济政策。三是毫不松懈地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节能减排是环保工作的硬抓手。强化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实施各项处罚和问责措施。四是集中力量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抓好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工作,确保群众饮水安全,积极防范其他影响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五是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着力搞好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大力建设环境基础设施,切实加大环境管理力度。六是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广泛宣传和积极推广生态文明观念,使其深深扎根于每个单位、每个学校、每个家庭,进而转化为每个公民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行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