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经济大讲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1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话题之三
进一步提高做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条件下环保工作的自觉性
宋同杰摄

  要点 我们要把应对危机看作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机遇,更加自觉地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毫不松懈地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充分发挥环评制度参与宏观调控的作用;切实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统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不断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大力研发推广高效绿色适用技术;提倡和引导绿色消费。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果断决策,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重要的投资方向。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环境保护不能有一丝一毫放松,要把应对危机看作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机遇。随着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一项长期战略的实施,对环境保护带来了许多新挑战新要求。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思想认识和足够的应对准备,更加自觉地从以下8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国际经验表明,妥善处置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可以为技术突破、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契机。绿色经济顺应时代潮流,适应现实要求,是代表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经济形态,必须大力加以发展。

  二是要毫不松懈地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十一五”以来,主要污染物减排取得重要进展。但从未来发展趋势看,钢铁、汽车等产业仍然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能源原材料工业占工业比重仍将增加,环境压力不容忽视。必须坚持把污染减排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全面深化改革,加大工作力度,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攻坚战。通过扎实推进污染物减排,从总体上遏制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逐步改善环境质量。

  三是要充分发挥环评制度参与宏观调控的作用。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家制定实施汽车、钢铁、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实施规划过程中,解决这些行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推进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必须严格执行和深化环评制度,处理好服务与把关、当前与长远、效率与质量、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充分发挥环境管理对企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产业转型的杠杆作用,促使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严格控制“两高一资”行业盲目扩张,坚决抑制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四是要切实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我国的城镇化势头正猛,潜力非常巨大。加强城镇环境保护是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大气污染等诸多因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污染防治的重点。必须坚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坚决改变“先发展、后环保”的状况,推动我国城镇化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

  五是要统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生活源排放会有所下降,但化肥农药使用量的逐年提升使种植业的污染物产生量随之提高,养殖业的污染物排放量也逐年上升。必须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落实好“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政策措施。

  六是要不断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完善的环境政策法规标准制度体系与完备的环保基础设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共同构成改善环境质量的3大支柱。我们将抓住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机遇,采取制度体系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到位的办法,积极完善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环境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的一体化。

  七是要大力研发推广高效绿色适用技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将产生巨大的技术需求,为我国科技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了契机,也为研发、推广和应用绿色环保技术带来了机遇。我国科技对GDP的贡献率低,单位GDP能耗物耗高,是造成和加剧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坚持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大力开发经济成本小、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态环境友好的先进技术和适用技术。关键技术的顺利攻克,共性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带来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重大突破。

  八是要提倡和引导绿色消费。消费依赖于生产,反过来也促进生产,影响交换和分配。预计到2020年前后,我国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多样化和丰富化,环境污染转型的压力不断加大。我们必须提倡适度消费,引导绿色消费,在消费过程中自觉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环境保护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我们唯有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创造出又好又多的一流业绩,才能不辜负中央的重托和人民的期盼。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