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1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编辑点评
积极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金 平

  经过7年的艰难探索和实践,阜新为我国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世界性难题,一般情况是在工业化完成以后才出现因资源衰竭引发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我国则是在工业化进入中后期就提早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因此,我国资源型城市面临的形势更严峻,转型任务更繁重,必须认真对待。

  推进转型7年来,阜新市以煤电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多元化工业经济结构初步形成,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6%,比辽宁省平均水平高出3个百分点,从而扭转了“九五”期间经济低速徘徊的局面。7年来,阜新着眼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从产业转型入手解决就业等民生问题,让转型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同时加强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充分表明,阜新经济转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果。

  阜新的实践告诉我们,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注重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又要着眼于变废为宝和可再生资源,走循环经济之路,确保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要因地制宜,科学地选择转型产业,促使产业选择由单纯注重资源要素转向注重多元要素,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和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避免“矿竭城衰”;要把经济转型与解决就业等民生问题结合起来,特别注意既要有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及龙头企业,也必须发展能够充分吸纳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我国幅员辽阔,像阜新这样的资源型城市有118个之多。城市经济转型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措施,但再强的外部推动也要通过内在发力而产生作用。因此,转型城市要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国家政策支持有效结合起来,像阜新市那样立足自身、奋发图强,通过不断解放思想、广开思路、创新体制机制来解决问题。只有这样,资源枯竭型城市才能早日突破困境,迎来振兴的曙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