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地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1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弘扬生态文化 呵护森林资源
———来自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报道之二 本报记者 王新伟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自2007年11月被贵州省确定为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以来,以“保护发展富民”为纲,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改进消费模式为着力点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在探索前行。

  据了解,20多年来,黔东南州先后实施“七年消灭荒山,十年基本绿化黔东南”和生态立州战略,借助扶贫款、山区综合开发贷款、世行贷款和林业贴息贷款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依托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防护林工程大规模营造林。据贵州省2006年第三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显示,黔东南州森林面积已达2850.7万亩,森林覆盖率62.78%,活立木蓄积量1.1亿立方米。

  黔东南州委副书记韩卉介绍说,今天的生态建设成果,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扎实工作,更离不开广大林农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

  记者来到黔东南州锦屏县偶里乡皆阳村采访,皆阳村党支部书记龙本培拿出了10张锦屏县营林公司出具的“催还有偿投资贷款通知书”。其中一张“锦营还贷通字019号”催款单上写明:你场(户)于1994年与我公司签订有偿投资造林合同,我公司共计投资63389.8元,按照所签合同有关条款,现已到期偿还,应偿还现金本息138696.88元。

  这10张催款单显示出皆阳村1989年至1994年,共向锦屏县营林公司借款274625.9元,累计需要还款337033.26元和814.426立方米木材。

  龙本培介绍,皆阳村响应国家“谁造谁有谁收益”的鼓励造林政策,村委会组织村民贷款造林3000多亩,组成了联户性质的皆阳林场,涉及270多户林农。皆阳林场有约1200亩森林被划为公益林。

  可喜的是,从今年起,贵州省财政将参照国家生态林补助标准对地方公益林进行补助,每亩每年5元。

  黔东南州还坚持把林地放在与耕地同等重要的位置,实施严格的保护管理措施,突出林地保护管理。加强对征用占用林地监督管理,严禁改变林地类型、地类等行为;严格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依法办理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对确需占用林地的项目,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对少批多占、不批也占、占而不补、未批先占等违法征占用林地以及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行为,坚持依法严肃查处。

  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林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黔东南州已委托国家宏观经济研究院进行实验区规划,并围绕规划申报了一大批对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有重大作用的项目,如500万亩工业用材林基地、100万亩竹林基地、100万亩药材基地、100万亩绿茶基地等。目前,黔东南州共发展优质果园77.05万亩、油茶林40.6万亩、工业原料林101.8万亩。这些项目的加快建设和陆续挂果成林,无疑将会增加农民收入。  

  黔东南州常务副州长冯仕文说,生态文明建设是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开展的一项全新的工作。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必将为整个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