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地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1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层发现
条条致富路 助农奔小康
本报记者 刘 麟 通讯员 唐 伟 龚卫国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新店坪镇荷叶塘村,只见村民们将红菜薹、大蒜、生姜、白菜等时鲜蔬菜往商贩的小货车里装。“前几年可不是这样!”村民邓光海告诉记者,前几年路不好,一下雨到处坑坑洼洼,什么也别想往外运。现在好了,公路修到家门口,商贩主动找上门,村里的蔬菜价格比以往高出一倍多。

  芷江县位于湘黔边界,地处云贵高原东缘、武陵山南麓。由于地处大山深处,地理条件恶劣,农村边远贫困乡镇交通极为不便,行路难、上学难、货物进出难。针对这一情况,该县加快通村公路建设进程,编织“富民交通网”,交通状况日益改善。今年,该县共投入3000多万元,新建改建了总里程为122公里的20条通村公路。截至目前,该县通村公路里程已达到750多公里,实现了村村通。 

  “公路通,百业兴。”随着通村公路的不断延伸,该县农民的日子也逐渐红火起来。11月4日一大早,罗卜田乡枣子山村农民李明亮就开着新买的农用车,沿着宽阔的水泥路到县城去卖冬枣。当他看见记者一行,连忙停下车,高兴地告诉我们,今年村里通水泥路后,他自己开车将冬枣运往县城,估计今年仅这一项就能赚3万多元。 

  禾梨坳乡古冲村由于基础设施落后,信息闭塞,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5年前,集体经济年收入仅1万余元,村民年均纯收入仅895元。“一定要尽快改善古冲村的交通条件!”古冲村两委下定了决心。该村一面号召党员群众义务投工投劳,一面外出筹资,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战,终于修通了所有组级公路。2005年底,又投资37万元为组级公路铺砂,并硬化了4公里村主干公路,扩宽公路8公里,还新修村级客运站一个。现在,古冲村公路宽阔平坦,交通便利,已成为客商收购柑橘的首选地。目前,该村集体固定资产达300万元,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由过去的1万余元增加到1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过去的3000余元增加到7000余元。如今,芷江货物进出难已成为历史。当地老百姓交口称赞:“正是一条条‘致富路’帮我们甩掉了贫困,奔向小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