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投资 证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1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资聚焦
创新步伐加快 品牌效应显现
本报记者 刘 畅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

  从2005年首只集合理财产品面世以来,券商集合理财经过4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证券市场重要的一支生力军。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券商创新业务的升级,以及规范类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加入,券商集合理财的总规模还将壮大,而股市、债市和货币等市场的蓬勃发展也将为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提供良好契机。

  券商作为证券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其持仓的一举一动被投资者视为重要的“风向标”。与之相反的是,尽管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早在2005年就已面世,但对相当多的普通投资者来说,该类产品仍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投资品种。

  究其原因,平安证券分析师指出,这跟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定位为私募性质且规模小有关。此外,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自诞生之日起,证监会就规定:严禁证券公司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及其他公共媒体推广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这也是此类理财产品鲜为人知的原因。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券商集合理财与标准化的基金和人民币理财产品不同,其产品是各券商根据自身特点和对市场的判断推出的个性化产品,产品收益率的可预测程度比较低。

  事实上,从目前的76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收益率来看,截至2009年11月11日,有20只产品的收益率超过30%,有8只产品的收益率超过50%,其收益率和基金相比,非但不低,有的甚至跑赢了大盘。

  由此可见,得益于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灵活多样的投资方式和严格的风险防控能力,其品牌效应已经逐渐显现出来。

投资范围更加宽泛

  ————股票、基金、债券等投资品的“大拼盘”让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式更加灵活。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优势首先在于其仓位比较灵活。例如海通证券近日准备发行的‘海通稳健成长’股票仓位可在20%—90%之间,可低可高。在股市震荡格局中相较基金必须保持的低仓位,券商股票型产品操作起来比较灵活,在市场持续下挫时可以果断减仓至最低,减少损失。”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总部副总经理何旭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近期券商公布的集合理财三季度资产管理报告可以看出,截至今年9月底,63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总资产777亿元,其中主要投资股市的非限定性集合理财资产规模达到508.2亿元。

  基于对四季度股市的判断,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仍保持了73.8%的股票持仓,混合型产品在股票上的仓位为49.1%。不过,相比今年6月底,股票型、混合型集合理财产品在股票市场上的仓位都出现了环比下降,混合型产品的环比降幅甚至达到25.3%。

  除此之外,今年第三季度的“赎回潮”也对其产品运营产生了压力,使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份额数量出现整体缩水。从三季报数据可以看出,截至9月底,55只份额发生变化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总份额为612.1亿份,较今年6月底减少10.7%,部分货币基金型产品单季缩水幅度甚至达到五成。

  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仓位有助风险防控,那么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投资的重点板块在哪里?综合上市公司三季报、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三季度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集合理财产品在金融、保险、机械设备、石油、化工等行业中的仓位最重。

  数据表明,截至9月底,券商集合理财持有金融保险板块股票共计1.6亿股,持股市值21.4亿元,占所有持股市值总额的18.3%。在机械、设备、仪表行业上持股近1.1亿股,持股市值接近2亿元。在石油、化学、塑料、塑胶行业上,券商集合理财持股7569万股,持股市值约1.1亿元。

  从持股品种看,民生银行、建设银行、武钢股份、太钢不锈合计被集合理财持股1.06亿股,从持股市值排名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重仓也呈现“蓝筹”特征。比如持有中国平安市值3.9亿元,持有宏达股份、中兴通讯分别为2.8亿元、2.7亿元。此外,*ST伊利、招商银行、浙江医药、葛洲坝、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新和成等持股市值均在1.7亿元以上。

自有资金增添信誉

  ————券商以自有资金与产品进行“绑定”,增添了“防护垫”功能。

  “券商的集合理财产品往往会以自有资金投入,与投资者风雨同舟,给予投资者更多的信心,增加了投资者对产品的信任度。”何旭强说。

  由于券商是从2005年才开始发行集合理财产品,受当时股市走势不太好的影响,为了增加产品的吸引力,不少券商采用自有资金参与产品投资并承诺承担部分损失。比如“东方红2号”就规定:管理人自有资金认购比例为计划成立日委托规模(含自有资金认购部分)的5%,相当于委托人认购规模的5.26%;在集合计划存续期内,管理人自有资金认购的集合计划份额不得退出。

  可以看出,除了投资范围比较宽泛外,券商自有资金参与投资并承担部分损失是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一大卖点。

  业内人士认为,券商自有资金参与投资集合理财产品可以调动券商的积极性。而且,产品的投资运作结果也关乎券商自有资金的安全与收益,这与基金只单纯充当“管理者”、拿固定比例的管理费有很大不同。而人民币理财产品给银行带来的收益虽然也主要来自投资运作的收益,但银行不会拿自有资金参与投资,并为投资者承担损失。

  其次,券商有较强的投资研发团队。单就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中的股票型产品而言,除了资产管理部门的投研小组外,他们还依靠强大的券商研究部门,提供最新的研究报告、深入上市公司进行调研,对企业的盈利情况、盈利前景有较为清晰的了解,为选择优质上市公司奠定了基础条件。

  管理团队丰富的投资经验和业绩,也是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优势所在。以海通证券为例,他们设有客户资产管理部门专门从事客户资产的管理和运作,这支团队85%以上成员平均从业时间超过5年,高效的投资团队将为客户委托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十分专业的保障。此外,海通证券还拥有特定资产管理业务资格、合格境内投资者从事境外证券投资管理业务资格等。

理财产品发行趋快

  ————管理层对于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审批步伐逐渐加快,对产品的存续期和规模限制也有所放松。

  今年9月初,证监会放松了对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存续期和规模的限制:对成立2年以上的证券公司,新成立集合理财产品可以不设立存续期以及规模上限;证券公司可以自主选择是否有存续期。此前证监会在审批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时,对其存续期和投资规模均存在限制。

  “松绑”一个月后,首批产品————国信证券5号和长江证券超越理财稳健增利2只“无限期和规模限制”的集合理财产品几乎同时获批。国信证券5号更加入了“在3个月的封闭期满之后,每个工作日都开放申购和赎回”的条款,这使集合理财产品的流动性可与基金相比。

  此外,国元证券9月21日披露,同意将黄山3号有关“存续期5年,推广期募集规模上限为25亿份,存续期内规模上限为50亿份”的内容删除,为黄山3号松绑。目前部分新产品已经或即将发行。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已经呈现出品牌效应,过往业绩优异的券商有望率先推出小型集合理财产品。

  虽然对“小集合”产品的具体管理办法还没有出台,但上海已经有两家券商向监管部门申报了相关材料。

  相关券商介绍了“小集合”的大概标准:客户数量在200人以内,单个客户参与金额不低于100万元,设立规模在1亿元之上10亿元之内。他们预计,“小集合”产品审核程序较以往集合理财产品简单,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监管部门的批复将比以往快。如果顺利的话,“小集合”产品可能在年内面世。

  该券商还表示,“小集合”产品主要特点是投资方式更加灵活,可以针对特定的客户群体销售相关产品。过去除1000万元以上的定向理财之外,多数产品的门槛在5万—10万元,“小集合”产品弥补了这一空白,对于1000万元以内的客户具有较大吸引力。如果审批流程加快,券商更愿意通过发行多个“小集合”的方式扩大投资产品线。此外,目前基金“一对多”产品在中端客户理财市场上抢占先机,但券商并不会放弃这一市场,加快推出“小集合”产品的意义更在于券商对理财市场的进一步细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