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金虎、通讯员刘成典 王启奎报道:在前不久公布的国家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情况考核结果中,枣庄市接受考核并取得第一名的佳绩。这是生态环境曾十分脆弱的枣庄市,在近年来实施的旨在谋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绿色经济转型中交出的一份合格答卷。
枣庄市因煤而兴,长期以来依赖资源发展,形成了以煤炭、水泥等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60%以上,其中重工业又占到工业的四分之三。今年3月,枣庄市被列入第二批32座资源枯竭城市之一。
资源枯竭,发展思路不能枯竭,环境更不能恶化。为实现绿色转型,确保淮河流域、南水北调水质安全,枣庄市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控制结构性污染的治本之策,按照“传统产业新型化、支柱产业多元化、新兴产业特色化”的要求,坚持“上大、改中、关小”,积极发展以煤化工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提升煤炭、水泥、电力等传统产业的质量和水平,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枣庄市市长陈伟告诉记者:“越是资源濒临枯竭,越是要更加珍惜资源环境,从而为新一轮经济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环境容量空间。”记者在枣庄欣喜地看到,环保正成为当地加速产业升级的强力助推器。总投资6.3亿元、全国最大的纸浆环保包装项目一期工程今年年底前即将建成,山东省单体投资额最大的工业项目新能凤凰(滕州)能源项目第一条生产线单体试车成功。在环保的强力推动下,目前一批加速枣庄产业升级、推动价值链向高端攀升的项目正加快发展。
为还蓝天碧水,枣庄市大力推进淘汰小水泥、小火电等落后产能的工作。与此同时,他们对现有的水泥企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技术改造,使昔日的传统水泥业成功升级为新型建材工业。
截至今年上半年,他们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600多万吨,运用先进工艺生产的水泥总产能达3800万吨,新投产的15条水泥生产线全部配套余热发电项目。
枣庄造纸行业的产业升级,也是在环境治理的强有力推动下实现的。以前,枣庄造纸行业是以麦草纸浆为主的高污染传统产业,目前,枣庄已关闭了境内所有的麦草制浆生产线,造纸能力扩大到80万吨,产值增加8倍,污染负荷削减83%。
只有保住“绿水青山”,才能为后人带来“金山银山”。通过坚持不懈地加大环保投入、加大治理力度,枣庄的天变蓝了,水变清了,湿地长了,水鸟来了,鱼儿欢了,城乡环境改善了,外地游客也纷至沓来。近年来,枣庄把目光从地下矿产资源转向地上山水资源,围绕“江北水乡运河古城”这一城市品牌,精心设计旅游线路,全面提升了枣庄市旅游业发展的档次和水平。
“煤城”正在变身为绿色的生态之城。今年以来,枣庄市7条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较去年同期又有较大幅度改善,前三季度地方财政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绿色转型之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