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汽车天地·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1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继续拉动汽车消费 推动汽车产业由大做强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 姚景源

  1956年中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这是第一个篇章。今年,我国汽车产量已经突破1000万辆,这又是一个标志,标志着我国汽车产业从小到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正因为此,我们才能看到它在今年国家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首先被推出。汽车产业关联着150多个相关产业,它拉动电子产业、化工产业、钢铁产业;细分来看,汽车钢板拉动着钢铁产业;汽车轮胎拉动橡胶产业,汽车座椅也会拉动纺织品和制革产业等,它的拉动力非常强。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我们也看到很多国家的汽车产业受创,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十分巨大。因此我们说,汽车工业决定了国家的发展,反过来国家发展也决定了汽车工业的发展。应当认识到,我国汽车产量超过1000万辆,不只是量的问题,而是我们整个汽车工业的基础获得了迅速提高,汽车已不再是简单的钢铁敲打出来的产品,它表明中国的工业基础状况、装备水平、劳动力素质都到了一个新的重要的阶段。汽车工业的较好较快增长也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重要成果。

  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幅度去年第一季度是16.4%,第二季度是15.9%,第三季度是12.9%,11月份是5.4%,今年1、2月份是3.8%。可以看到,在去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我们国家的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受到整个危机的影响,走势回落。但是到了今年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长幅度就变成8.3%,4月份又往下回落了一个百分点,是7.3%,8月份是12.3%,9月份是13.9%,中国工业增长呈清晰的曲线状态。在各项振兴政策的积极推动下,中国经济呈现了一个“V”型的反转。

  我国汽车工业赢得了高速增长的发展局面,尤其是在全球汽车市场发展速度放缓的不利环境下,这样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这种增长也是良性的、可持续的。首先从政策层面来看,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购置税减半,农民买车可以补贴这些促进政策在今年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不是只管今年的,今后无论怎么发展,从政策层面来看,肯定是有利于汽车行业发展的东西会越来越多,不会减弱。

  另外,我国正在经历一个消费结构升级的阶段。消费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客观规律,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人们文明水平的提升,经济环境的变化,道路不断的完善,也包括社会文化的转变,人们的消费结构会逐渐升级。中国的消费结构升级,从消费品来讲,改革开放初期,居民主要消费的是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这是每个单价百元级的消费;上世纪90年代是彩电、冰箱、洗衣机,千元级消费,现在是汽车这样几万元到几十万元级的消费,结构升级是随着经济结构增长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我们已经认识到,要想保持中国经济有一个健康、持续、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就一定要把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拉动力放在消费上。国家目前出台的各项促进政策,正是很好地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同时,我们也要增强忧患意识,要看到我们的基础,结构不够平衡,仍然还有众多的问题需要去解决。比如说投资在整个经济增长当中贡献率达95%,投资贡献率所占的比例过大。今后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努力扩大消费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鼓励我们汽车工业成为消费增长最重要的拉动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