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投资·证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1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近基金公司
易方达基金投研团队谈指数投资
本报记者 贾 伟

  近期,“指数化投资”热潮不减。作为今年业绩表现最好的基金,三季度24只指数基金总体净申购超过200亿份,可见市场对此青睐有加。那么,指数型基金作为被动投资产品,基金管理人是如何管理的呢?日前,记者采访了易方达基金公司指数投资团队,请他们系统地介绍易方达旗下近500亿元规模的指数基金是如何管理的,希望能帮助读者了解深证100ETF这只今年以来排名开放式基金第1名的指数基金。

专门团队各司其职分工明确

  易方达基金目前管理的指数基金规模居业界首位,他们也是为数不多的组建了指数基金投研团队的公司之一。其指数投资团队负责指数基金管理除后台、监察稽核之外的投研部分,从投资运作、数量化研究、交易、风险控制等多个方面,对指数基金实施“精细化管理”,管理目标是力争将跟踪效果做到最佳。

  据介绍,指数投资团队负责易方达旗下所有指数基金的日常投资运作,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基金经理林飞负责投资管理;基金经理助理王建军除了协助林飞进行投资管理和基金日常运作外,还兼任一部分数量化研究工作;1名数量化研究员负责研究支持,包括金融工程及ETF投资研究、指数研究和一部分产品开发研究;3名交易员负责日常交易(含组合交易)、ETF补券交易、申购赎回清单(PCF)等ETF盘后事务处理;1名风险控制专员负责风险控制、绩效评估和绩效考核。

  基金经理林飞表示,被动型产品与主动型产品的管理相比,更加体现了流程化和团队化的特点。因为,被动型产品的管理目标主要是减少跟踪误差,就这个目标而言,管理中每一个环节都同等重要。“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会增加基金最终所表现出来的跟踪误差”。

  “指数基金的管理是一个分工协作的过程,虽然都是以基金经理的名字出现,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团队支持,是不足以保证产品的正常运作的,也不会看到投资整体效果。”讲到管理指数基金的心得,林飞很谦虚,也很实在。

精细化工程依靠公司和团队

  指数管理是一个庞大、精细化的系统工程。“日常运作管理包括6个方面:组合现金头寸管理、申购赎回管理、成份股调整管理、组合定期再平衡调整、个股事件管理、其他方面管理。”林飞介绍。

  支持日常管理的运作平台,光是软件工具就比主动投资复杂:PCF系统、组合交易系统、跟踪误差监控系统,基金经理助理王建军向记者展示了平日里使用的各种各样的系统和模型。

  林飞认为,指数基金的管理流程和其他公募产品是比较类似的,但是在具体细节实施中,指数基金必须依靠强大的团队进行分工协作、并实施精细化管理。“它主要体现的是产品的特点,而不是某个人的管理特点。”

  投资管理人的水平和投入,最后都会体现在指数基金的业绩上。“主动型基金业绩是可控的,被动型基金是跟随指数的,但是管理成本是可控的,跟踪误差也是可控的,这反过来也影响了指数基金长期的业绩。”基金经理助理王建军对此也深有感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