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1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经济发展探新路 特色产业亮点多————临夏回族自治州采访记
本报记者 陆 敏 李琛奇 李红光

  天刚蒙蒙亮,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的八坊活畜整车交易市场已是人声鼎沸。蒙蒙细雨中,一辆辆满载牛羊的卡车开进开出,市场内,中间人往来于买家和卖家之间,在袖筒中用手指比划着价钱,撮合着一宗宗牛羊交易。这是9月7日清晨记者在这个临夏州最大的活畜交易市场看到的情景。

  40岁出头的屠宰厂经营者马孝仁刚买下400只羊,他告诉记者,“这批活羊加工后准备卖到南方去。”22岁的张佛林则是卖家,别看年纪轻轻,跟着父亲“贩羊”快10年了。“我们从甘南和川西北的牧民手里收羊,再拉到这里来卖。这个交易市场的秩序和环境都挺好,旁边有旅馆,我昨天晚上来的,就住在旅馆里。”张佛林双手插在裤子口袋里,一边跟记者说着话,一边盯着别家卖羊的车,“现在卖羊的人多,再等会儿人少了,我的羊能卖个更好的价钱。”张佛林显得很老练。八坊活畜整车交易市场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每天早上5点多就有人开始做买卖,平均每天的交易量有100车左右,大的汽车能装40多只羊,小的也有20只左右。

  临夏也是周边地区的牛羊交易的主要集散地。围绕牛羊收购、加工、运销形成的产业链以及连带的零售、餐饮等行业,使全州大量劳动力得到了安置。为了将畜牧业培育成特色产业,临夏在健全流通体系的同时,还利用本地自然条件发展家庭养殖,为农民增收开拓新路。

  康乐县附城镇刘家庙村村民马麦哲家后院的一棵大梨树结满了硕果,树旁的饲养棚中,6头肉牛正在静静地反刍。马麦哲告诉记者,家里种了5亩地,还养了10头架子牛,“4头育肥后已经卖给康美公司了。”一头架子牛育肥要1年左右,除去草料等费用,能净赚五六百元。村委会文书刘世勇介绍说,在康美公司的带动下,村里有80%的农户都养起了牛羊,去年村民的人均年收入是2175元,其中来自畜牧业的有900元左右。

  康美公司是当地一家有名的畜产品加工企业,公司董事长师向东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带动周边地区建立了千头肉牛育肥基地6个、500头以上的肉牛育肥基地40个、1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60个,养殖户近千户,年可出栏育肥牛5万头,去年的销售收入达到8000万元。康乐县委宣传部长孙竹花说,近年来,康乐县通过“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使养牛养羊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全县农民人均收入中已有40%左右来自畜牧业。

  临夏州地处甘肃省中南部,平均海拔2000多米,215万亩耕地中70%以上是山旱地。全州88%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其中近70%的人生活在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临夏州在稳定农业生产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发挥地域和资源优势,积极培育特色产业。

  临夏县黄泥湾乡的能成古典建筑装饰公司的院子里,密密麻麻摆满了各种砖雕样品。小的只有巴掌大,大的足有两层楼高。公司经理成小娇告诉记者,临夏砖雕在明清时期便享有盛名,图案以花草、鸟兽和吉祥纹样为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近年来,当地政府大力扶持砖雕产业的发展,仅他们一家公司便获得了扶持资金上百万元,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如今,公司不仅能够生产传统产品,还进行技术创新,利用水泥生产仿古砖雕,开拓了新的市场。“2008年我们企业产值2900万元,销售收入2400万元,实现利税260万元。今年1至4月企业已经完成产值2333万元,产品供不应求。”成小娇兴奋地说。

  与能成公司一墙之隔的是神韵砖雕公司,这里生产的全部是传统手工砖雕制品,几年前还参加了广交会。记者看到,在300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里,十几个工人正在青砖上精心雕刻着各种花样,工作台上摆放着各种雕刻刀。公司经理沈占伟介绍说,他们每年可生产砖雕产品2000多平方米,砖雕工艺品1000多件销往全国各地。“一块青砖的成本才几毛钱,经过工匠巧手雕刻之后最贵能卖到1000元。”沈占伟乐呵呵地说。

  临夏州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波介绍说,目前全州砖雕产业一年的产值约为2亿元,尽管规模不太大,但发展势头很好。“我们有一批技艺高超的砖雕艺人,许多作品被国家和省一级的博物馆收藏。砖雕产业以后会成为临夏的一个大产业。”如永靖县发展化工、铸造、农副产品和特色旅游工艺品加工业,广河县发展皮革毛纺加工业,临夏县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砖雕和小水电为主的能源工业,东乡县发展洋芋及其淀粉加工业和手抓羊肉,积石山县发展中药材加工和民族特需用品加工业,和政县发展果品加工业和特色旅游业。特色经济正在成为临夏经济中的新亮点。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临夏州委、州政府还把改善民生放到重要地位,近年来先后组织实施了远程教育、高中扩招、中小学危房改造、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等工程,教育基础条件明显改善;进一步健全了州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廉租住房、农村沼气、危旧房改造等民生工程投资不断加大,实施进度明显加快。同时,实施了和政县北部、积石山县中部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47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投资5.6亿元的东乡南阳渠灌溉工程,解决了沿线23万人口、16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和12.9万亩山地的灌溉问题。

  政府的民生政策也得到了群众的积极支持。“山大沟深”的和政县,干部群众共同奋斗,仅用1年的时间就建好了原定规划10年完成的饮水项目。“政府百姓一条心,十年工程一年建”在当地被传为佳话。目前,和政县正在大力推进另一项重点工程大南岔河流域综合开发项目,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辐射4个乡镇20村3.62万人。据和政县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总投资约5.35亿元,包括道路建设、水利工程、新农村建设、沿河自然村舍整修美化、旅游资源开发、农业产业开发等多个项目。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将从1379元增加到3066元。

  临夏州委书记冉万祥表示,解决民生问题本身就是发展,许多领域的项目既是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也是加快发展的重大项目。关乎群众民生方面的许多问题,只要在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很多事情是完全能够办成、而且能够办得更好。今年以来,临夏州积极做好“强基础、抓教育、兴商贸、育产业、保民生、促和谐”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势头。今年前三季度,全州完成生产总值66.23亿元,同比增长9.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64亿元,同比增长51.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29.1元,同比增长11.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006.83元,同比增长14.9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