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1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谱写壮美的人生———追记新疆玛纳斯县六户地镇鸭洼坑村原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侯贵林
本报记者 姜 帆 

  在新疆玛纳斯县,有一位当了7年村党支部书记的大学生“村官”。7年间,为了让村民过上好日子,他四处奔波,将一个穷村变成了全县有名的平安村、富裕村、文明村。可他太累了,2008年11月26日,年仅33岁的他因患恶性畸胎瘤,医治无效去世。他就是玛纳斯县六户地镇鸭洼坑村原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侯贵林。

  1998年的六户地镇鸭洼坑村还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一个偏远而又落后的小村庄。当时,村里因土地承包关系混乱,群众上访不断。在这种情况下,侯贵林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了在城市发展的机会,回到了鸭洼坑村,并被推选为村团支部书记,配合州、县工作组处理鸭洼坑村历史遗留问题。2001年10月,侯贵林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新班子组建后,侯贵林带领班子成员挨家挨户做工作搞调查,取得大多数村民支持,他们果断决定,对村里土地进行全面调整。工作中,面对一些人的阻挠,侯贵林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既然大家选我当村干部,我就绝不允许无序混乱状态延续下去……”2002年11月鸭洼坑村完成了土地调整工作,村民们拿到了30年不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村集体也拥有了1200亩机动地。

  鸭洼坑村处在沙漠地带,夏季气温偏高、蒸发量大,加之渠道线路长,渗漏严重,每年都会因季节性缺水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经侯贵林多方奔走,2007年末,鸭洼坑村争取到1000亩国家投资的高压滴灌项目。一开始,村民们对节水灌溉并不理解。侯贵林耐心做大家的思想工作,“我们村水资源本来就严重短缺,再不搞节水灌溉,将来我们就没有发展空间!”经过他不懈努力,2008年春,全村2000亩节水滴灌工程全面启动,并在当年获得丰收,棉花单产平均提高30.8%。

  在他担任鸭洼坑村党支部书记7年中,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3069元增加到2008年的9400元;村里筹资60多万元新建了村文化室、铺设柏油路面2.8公里、修建各类桥、闸20多座,收回历年陈欠款13万元,极大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2004年,鸭洼坑村党支部被六户地镇评为“五好党支部”;2008年7月,鸭洼坑村被县委确定为“党建工作示范村”。

  2008年4月,正值春播时节,侯贵林感到身体严重不适,到医院一检查,发现是恶性畸胎瘤晚期。因牵挂着村里的节水灌溉工程,他把医院开具的住院通知书藏起来,回到村里的施工一线。直至5月28日春播和滴灌设施安装完毕之后,侯贵林才住进医院接受治疗。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侯贵林念念不忘的仍然是村子的发展和规划。

  2008年11月26日,年仅33岁的侯贵林永远地离开了他付出过无限心血的土地和他热爱的村民们。侯贵林去世后,村干部李霞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他衣服口袋里有许多票据。打开后才发现,这些都是侯贵林给村民们垫付的水费、电费、机耕费等各种费用,这些他生前从未向人提起过。

  侯贵林走了,但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