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报网连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1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李荣融答中国经济网网友问———
国企改革方向不动摇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李予阳

  主持人:荣融主任,中国经济网的网友很关心当前国企的运行,都希望和您交流。

  李荣融:今天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和网友交流。我也期盼着与网友交流,因为我想通过交流能有更深的了解。我想网友也很想了解国企,特别是央企。当然我也很关注网友们这些关注点,听取你们的意见,努力把我们的国企办得更好。

  我也是个网民,如果有时间也经常浏览网站。我的想法就是不断听到、看到大家的意见,我想很多网友对央企、国企的改革关注得很深,也有很多见解,也是我在工作当中要吸取的。对国有资产怎么管理,包括对上市公司反映的问题,网友都有一些很好的建议,包括对负责人的考核、薪酬,我认为对我也有很大的帮助。

  主持人:我们的央企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多大差距呢?

  李荣融:差距不小,这6年的进步也不小。我认为很重要的是要把体制和机制理顺。如果体制不理顺,我认为好也是暂时的。作为央企,需要从体制上、机制上、制度上去建设它。现在央企能够连续6年增长,我们着力点也是放在体制、机制和制度上。要保持这支队伍始终有这样好的状态,那就是我们的工作做对了;如果说今年表现不错,明年一下子又倒下了,那我认为我们还远远没有做到。我们要牢记中央企业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在社会当中的作用不要别人说,自己心里应该牢牢记住,所以我们只能做好。 

  主持人:能谈谈央企的贡献吗?

  李荣融:要说大的贡献,我认为是一句话:国有企业是可以搞好的。国有企业2002年是15万多户,每年按8200户递减,到去年底还有11万户,当然我相信还要减。但就11万户来说,世界上也没有。所以如果能把这个题目做好,不仅是对中国的贡献,也是对人类的贡献。

  现在央企的利润一个月高的时候1000亿元,低的时候也要300亿元到500亿元。而且缴纳的税收每年按1000亿元增长,这也为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相信我们还会不断做得更好。 

  另外,央企在全球的影响力也不断提高。我接手时,2003年进入世界500强的国资委监管的央企是7户,2008年《财富》杂志公布的是19户,2009年是24户。在同行当中,有影响力的企业也不断增加,这个影响不仅是中国,而是对全世界的同行。

  看中央企业利润增长多少,但是利润增长的背后,深层次的就是中国大企业的公司治理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制度上、机制上有变化才能持续。

  主持人:很多网友希望您总结一下,国企改革下一步的发展难点在哪?突破口在哪?未来国企改革的方向和步骤? 

  李荣融:很感谢这些网友。未来我们改革的最大难点是公司治理。规范的董事会试点已经搞了3年多,目的就是要突破。突破什么?就是从企业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上,要建立一套适合中国特色这样一个环境要求的企业治理结构。我认为本质上来说,公司治理也是需要与时俱进。不仅仅是技术上、管理上要变化,公司治理上也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前进。所以现在最大的难点就是在我们中央企业乃至全国的国有企业,建立一套这样的制度,确保我们的企业能够有这样的机制促进企业规范自己、不断进取,这是我们最大的难点。

  从现在的工作来看,6年来,组织构架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法律法规体系也基本建立了,国有资产经营的责任体系也初步形成,所以我们具备这个条件去探索、去解决这个难点。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国有企业和别的公司还不一样,它除了西方董事会公司构架当中有的内容以外,还要加上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职代会、职工要发挥民主管理作用,这些都是我们的特色。我认为发挥得好,作用很大;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是责任不落实,形成低效率。这几年来,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职代会发挥民主管理作用,我们都做了探索,所以对未来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我很有信心。也请网友们多出好点子,来完善我们的思路。

  主持人:李主任,根据国资委工作目标,到2010年中央企业将减少到80—100户。请您谈谈这个目标能否实现?国资委有何打算?

  李荣融:到现在为止,中央企业是132户,我上任时是196户,这几年重组并购还算比较快,也比较平稳,目标就是要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行效率。到去年年底,将近18万亿元的国有资产总量,80%是在上市公司。

  我们以80户到100户作为一个调整目标。调整要有规划,规划的基础要有前期的咨询报告,所以我们做了大量调研以后,要培育30户到50户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企业。当时测算就是中国的GDP占全球GDP的6%到12%,按500户6%到12%来算也就是有30户到60户。我们提出两条,涉及到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比如中储粮这些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不太可能,但是对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非常重要。所以加上这些重要企业,目标就是80户到100户。 

  国资委成立6年来,央企从196户降到了132户,这很不容易。资产要进行调整,不调整、不重新配置的话,效率提不高,“1+1”最多等于2,要想“1+1”大于2,要对现有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提高它的配置效率,这样才会大于2。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收入可能提高,有的人因此职务还得让出来。所以这个过程也不是太容易,我们说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积极推动重组。

  为什么要说积极推动重组?因为时间有限,世界在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很快,如果错过了这个机遇,再去抓就没了。

  重组有一个条件就是环境,经济好就好做,现在经济困难时,难度大一些,但是我们的目标不变。客观地讲,现在中央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不属于国民经济命脉、国家安全的行业,应逐步调整,但是调整绝不是一扔了之或者一卖了之。不管用哪种形式,都应该把它搞好,不管用哪种形式,重组调整目标不能变,但是措施要积极,操作要稳健。

  主持人:国资委今明两年将如何推进重组步伐? 

  李荣融:我们按原计划推进。规划中现在有好多企业是属于这个类型的,所以我们也很欢迎其他所有制企业来参加我们的重组。同样我们也欢迎外资,你能把企业的效率提得更高,我们欢迎。所以还是要多渠道,不光是国资委内部企业之间,我认为这不是最好的配置资源的办法,应该视野宽一点儿,应该是全社会、全球,所以好多企业都在按照这个来推动。但是信心不动摇,目标不改变,措施更积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