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周末-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1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大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
债券融资助力中影跨越式发展
本报记者 李 哲
  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的建成有赖于企业债券的成功发行。
  中影影视基地里,搭建了各种拍摄电影的场景。
  原创加引进,中影的事业在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中影也在成长壮大。

  于1999年成立的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经过短短1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影视产业为依托,多种产业综合发展的国内一流的大型电影集团,探究其飞跃式发展的重要节点,总可以看到来自金融支持的强大推动力。

中影集团的不凡业绩

  “用世界上最大的摄影棚搭景拍戏,这样的‘优待’还是头一回享受,感觉很爽……”在中影数字制作基地拍摄《寻找成龙》时,演员成龙激动地说。

  “以前我们拍电影,后期制作都要到国外去做……今后,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将在北京完成。”著名导演黄建新感慨地说。

  “跟国外比较,单讲数量、规模,我们是亚洲最大的,建筑质量是全世界一流的!它让中国的电影产业100%地打上‘中国制作’。”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自豪地介绍。

  2008年7月31日,拥有1500多台(套)影视制作设备、占地800亩的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在北京怀柔建成并投入使用。基地可提供影视拍摄、声音录制、数字加工、胶片洗印以及动漫、游戏、广告、制作、设备租赁、光盘生产等全方位专业化服务,具备了承担全国50%以上的影视后期制作能力。16个国际先进的摄影棚总建筑面积达2.84万平方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集中的摄影棚群。其中的11号摄影棚正是成龙提到的世界最大的摄影棚,占地5000平方米,其内部空间足可以容纳下一架波音747客机。

  据韩三平介绍,作为世界一流的数字电影制作基地,中影数字制作基地的设备不仅能满足国内电影拍摄,也能满足好莱坞电影的需求,具备每年制作80部电影故事片、200部电视电影、500集电视剧的能力。

  一期投入高达20亿元人民币的中影数字制作基地的全面投入运营,在行业内产生了极大影响,将全面提升我国电影科技实力和艺术质量,全面提升电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而对中影集团自身而言,更是促使其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2008年是中国电影产业的丰收年,创纪录的43亿元总票房使得中国首次跻身全球电影市场前10名。

  中影集团是最大的赢家。据中影集团新闻发言人翁立介绍,2008年,中影集团以独家、联合、代理、协助等不同形式发行了国产影片150部,共产出票房19.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0亿元,以《赤壁(上)》为首的8部票房过亿元的国产片均有中影集团参与。中影集团2008年的票房总收入高达27亿元,占全国票房总产值的67%。贺岁档上,《梅兰芳》、《赤壁(下)》两部大片称雄影市,夺得今年国产电影的头彩。喜剧作品《疯狂的赛车》以2000万元成本赢得票房过亿元的佳绩,创造了小成本国产影片的“奇迹”。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强大后盾的支持

  “如果国家没有为我们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我们建不成基地,拍不出那么多有影响力的片子,也改造不出那么多院线。”中影集团总经济师付国昌用这句话总结了中影集团飞速发展的原因。

  据了解,付国昌这里指出的“国家提供的有力的金融支持”,主要来自于两方面————1.5亿元的国债资金和5亿元的企业债券发行所得。

  包括中影集团在内,全国目前已先后组建了7个电影制片集团公司。针对这些大型电影集团公司的改造,国家曾提供国债资金予以支持。“大约三四年前,以加速技术改造为具体用途,我们获得了1.5亿元的国债资金支持,年利率在1%左右,这笔资金实际上类似于低息贷款。”付国昌向记者介绍道。

  国债资金的支持,惠及了中影、上影、长影等集团,有力地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而5亿元的企业债券发行却是中影集团开创先河的举动。

  2007年12月13日,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正式发行了5亿元企业债券。这是首家获准发行企业债券的文化传媒企业,主承销商为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该期债券期限7年,由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市分行提供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担保,大公评级对该期债券评定级别为AAA,对中影集团的主体评级为AA。根据募集说明显示,本次发债资金中影集团主要用于投资建设国家电影数字制作基地工程、发展数字影院、新建及改造影院等资金密集型项目。

  发行企业债券是中影集团直接融资的第一次尝试,这次融资的成功同样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据了解,中影集团此次发行债券,是经过审计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作为中介对中影集团做出相关文件,提交国家发改委和保监会,获得允许后发行的。中影集团发行企业债券,开创了中国文化媒体行业在企业债券市场融资的先河。  

  “国债资金加企业发债所得一共近7亿元人民币,这部分资金占了我们中影集团资产总量的三分之一。”付国昌感叹,正是来自于政府的大力支持才使得中影集团能够把大事办成,“如果仅靠我们自身的积累投入再生产,那么必将是一个滚雪球似的缓慢的发展过程。只有在金融资本的支持下,影视产业,乃至整个文化产业才能够获得飞跃式的发展。”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路越走越宽

  资金缺乏是我国文化产业的一种普遍现象,其原因有三:

  首先,文化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可以做到投资一分,产出一分;投资十分,产出十分。文化产业是需要汲取大量资金的养分,并符合规模经济的规律的,如果投资不到位,便颗粒无收。因此,行业性质就决定了文化产业对大量资金的需求。

  其次,文化产业不仅需要钱,而且需要的是长线资金,文化产业需要长期的培育。

  再次,我们国家目前的融资体制是以间接融资为主,上市、发行债券等能够获得长线资金的直接融资手段的融资量只有一成左右。而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是一般文化企业很难获得的。这是因为文化产业的产业特征与传统的银行贷款程序是有矛盾的。文化产业最重要的资产是无形资产,而不是土地、厂房、机器等有形资产,而无形资产在银行那里很难成为合格的抵押品。

  由此可见,文化产业对金融支持的确存在迫切需求。中影集团作为行业内的大型企业,所获得的国债资金和银行担保下的债券发行也许不是其他文化企业可以效仿的,但是从中可以看到“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正在快速落实———对于文化企业来说,来自相关部门的好消息正在频频传来:

  针对影视产业,在去年的推动电影产业又快又好发展专题研讨会上,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赵实特别指出,要争取财税优惠政策,借助资本市场推动企业加快改革。

  针对整个文化产业,今年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马德伦主持召开“金融支持文化产业”专题座谈会,邀请中央和北京市文化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和在京文化创意企业的代表,听取他们对金融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意见和建议。

  金融部门代表提出要创新融资方式,制定适应文化创意产业特征的信贷政策,丰富融资品种。工商银行表示要研究知识产权、企业无形资产和电影(视)制作权的质押方式,以解决文化创意产业普遍缺少抵(质)押物的问题;深圳发展银行表示要与产权交易、信托、证券等相关机构合作,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资金结算、机构理财、供应链融资、并购贷款、国际业务等综合性金融服务。

专家点评

制定金融政策,完善金融机制,促进文化产业繁荣

王再文(北京工商大学教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无论从数量还是结构上看,都呈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但是,和全球文化产业强国比较,我国文化产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社会的支持,尤其是获得金融支持,促进其繁荣。

  文化产业的繁荣,首先是综合国力和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的繁荣,还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文化产业的繁荣,也是共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文化产业的繁荣,在现阶段条件下,是解决就业的有效途径;文化产业的繁荣,从根本上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我们需要文化产业的繁荣,我们需要探索多路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

  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财富的创造、经济的发展最终都要由企业来完成。中影集团企业获得的多路径的金融支持是一次有积极意义的示范和尝试。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中枢神经,起着配置资源的基本路径的重要作用,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制定金融政策,完善金融机制,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进而促进全社会的文化消费,扩大内需,支持我国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

资料链接

什么是企业债券

  国务院1993年8月修订颁布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规定,“企业债券是指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企业债券代表着发债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持有人是企业的债权人,债券持有人有权按期收回本息。企业债券与股票一样,同属有价证券,可以自由转让。

  企业债券风险与企业本身的经营状况直接相关。所以,在企业发行债券时,一般要对发债企业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或要求发行企业有财产抵押,以保护投资者利益。另一方面,在一定限度内,证券市场上的风险与收益成正相关关系,高风险伴随着高收益。企业债券由于具有较大风险,它们的利率通常也高于国债。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