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化周末-人物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09年11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院士寄语
为石油科技事业干一辈子
□ 顾心怿

  借此机会,我想谈谈关于爱国的话题。既是对自己70多年人生的回顾,也与石油行业的青年科研人员共勉。

  我1937年1月出生在上海的一个店员家庭,童年时期目睹了帝国主义耀武扬威,亲历了旧中国的贫穷落后。因此,我在发奋学习,追求知识报国的同时,积极参加地下党组织活动,投身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我又目睹了国家发展对于石油的迫切需要。由于技术落后,祖国的石油工业发展缓慢。没有石油,国民经济就上不去。和其他许多青年一样,振兴民族石油工业的志气驱使我下定决心,为石油科技事业干一辈子。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克服学历不高、知识领域不宽等困难,坚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在科研攻关的道路上也吃了很多苦。最终,我从一名穷学生,逐步成长为一名石油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发明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大直径取心工具、链条抽油机、胜利1号钻井船、胜利2号步行式钻井平台和液压蓄能石油修井机等成果相继问世,在原油生产中发挥了比较好的作用,获得的各种奖励也很多。虽然历经失败坎坷,饱尝酸甜苦辣,但一想到我用实际行动报效了国家、贡献了油田,心中就感到很欣慰。

  热爱祖国应当是我们每个人的永恒信条。人人都有理想,可如何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却大有学问。只有把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作为不懈追求,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爱国不能空谈,要立足本职,踏踏实实地做点事情。石油石化行业具有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一代一代石油人把为国家贡献能源作为第一责任,立足本职、爱岗敬业。风餐露宿、爬冰卧雪,艰苦创业、不懈奋斗,“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就是其真实写照。

  目前,我们国家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于能源特别是石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石油科技工作者,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立足本职岗位,加大科技攻关力度,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当然,在科技攻关的道路上,有无数荆棘,有险要的堡垒,布满了坎坷,需要去清除,去攻克,去填平。真正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一定是甘愿含辛茹苦,乐于做科学苦工的人。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