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1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柳传志:
为有雄心多壮志

  一个世界工商巨头与一个无名企业的距离,有时只有20年。联想集团与蓝色巨人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之间即是如此。

  1984年,当柳传志与10名伙伴以20万元人民币创办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前身)时,或许还不曾想到20年后的梦想成真:2004年12月8日,联想用12.5亿美元收购了IBM PC(个人电脑)。

  ———从创业的20万人民币到拿出12.5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联想用了20年;

  ———从中科院的科研人员,到成为与国际工商巨头平起平坐的企业家,柳传志用了20年。

  “3年前IBM有此提议时,我和柳总都觉得是天方夜谭。”联想集团杨元庆表示,并购IBM PC一事,是IBM先抛出的橄榄枝。

  这一“蛇吞象”式的交易遭到很多质疑。但经过内部反复讨论和近3年的深思熟虑,柳传志最终下定了决心。2004年12月8日双方签订资产购买协议,根据协议,联想向IBM支付12.5亿美元。其中现金支付为6.5亿美元,另6亿美元以联想股票作价。

  3年之后,联想全年销售额大幅上升,净利润快速增长。2008年,联想以167.8亿美元的规模首次挤入《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榜单。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全球,资产总额846亿元人民币、年营业收入1145亿元人民币的联想出现了2.26亿美元的亏损。危难时刻,柳传志复出了。

  “作为联想的创始人,联想就是我的生命。我不可能在失败的时候退下来,一定是走到胜利的轨道以后我才下来。”柳传志坦言。

  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局面,联想思索自己的应对之策。柳传志说:“联想在长远战略和近期战略方面都非常明确,在欧洲、美国稳住阵脚,坚决稳住现有的阵地,在印度、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市场,要力争更大的发展,这是现在的主战场。”  

        文/新华社记者 魏 武

       (据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