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09年11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构建合作交流平台 推动林业产业升级————写在第五届“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召开之际
本报记者 石 伟

  金秋时节,层林尽染。第五届“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即将于11月6日至9日在福建省三明市召开。作为两岸林业经贸交流活动,林博会日渐成为推动两岸林业共同发展新的合作平台。

  三明是南方重要林区,是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全国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也是国家林业局确定的集体林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和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全市现有森林面积2645.5万亩,森林覆盖率76.8%,活立木蓄积量1.15亿立方米,竹林储量3.8亿株。2004年,三明市委、市政府借助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海峡两岸林业交流合作这一重要平台,使林产工业、生物医药和新兴产业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连续三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拉动当地工业增长6.7个百分点,成为三明市第二个产值超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2005年6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复,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正式成立。实验区内将着重建设林产品加工、生物医药开发、森林食品加工、森林生态休闲观光、林业科技开发等6个合作区。4年多来,实验区已先后吸引42家涉林台资企业进驻,总投资超过1.5亿美元,合同利用台资逾1亿美元,对台招商引资超过实验区设立前的3倍。生产领域也从原来单一的人造板加工向木工机械、木竹家具、体育运动器械、木竹工艺品、小木屋、装饰装潢材料等多方向发展。     

台商在清流县投资创办的森源兰蕙有限公司,引进台湾优良兰花品种建设兰花基地,将用三年的时间把清流建成区域性兰花培育中心。与此同时,借助于林业资源衍生的生物医药开发也已初见成效。

  三明市近年来着力推动海峡两岸林业合作方面的成功实践,不仅给当地林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也为海峡两岸林业产业深层次的交流与融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将于11月6日至9日举办的第五届林博会正是对这种交流与融合的一次全面展示。三明市市长刘道崎说,林博会已经成为全国四大林博会和海西三大涉农综合展会之一。林博会之所以能够在短短4年时间里成为海峡两岸最具影响的林业盛会,是因为其始终突出了“绿色、生态、合作”,坚持了“以林为桥,沟通两岸,共同发展”的思路。即将举办的第五届林博会将继续发挥三明林业资源和改革的优势,依托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建设平台,通过展示林业、展示生态、展销海峡两岸各类林产品,进而推动林业产业升级,打造对台林业合作和林业改革示范区、现代林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合作领域从以往比较单一的农林产业向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制造业、矿产业、建筑业、旅游业等产业延伸,协作范围从海峡两岸向海内外更广大的区域扩展,布展主题也从以林业为主向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