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投资·证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0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贷广拓“富民”路 农家遍开“信用”花———山东省无棣县“文明信用工程”助农融资纪实
本报记者 王璐
  下岗工人张国娟在文明信用贷款的帮助下,由去年饲养的几十头牛,发展到今年饲养了400头,同时她也被当地文明办和农村信用联社评为“AAA级文明信用户”。       邢金峰摄

  △文明信用工程在当地农村的覆盖面达70%,贷款覆盖面达22%

  △“文明信用大联保体”为更多农业产业和农户贷款搭建了平台

  △信用等级决定授信额度,农户和企业贷款额度可观、手续简便

  一年多前,记者到山东省无棣县采访,那时县农村信用联社开展的“文明信用工程”刚起步。好信用带来的融资便利,给当地农民和企业开辟了诸多发展机会,让他们初尝甜头。如今,记者再访无棣,想看看他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工厂”搬进千万农家

  雨后的傍晚,来到无棣县小泊头镇任家村,空气的清冷中透着泥土的芬芳。还未走进泰和网具公司的大院,就听到里面车间传来隆隆的声音,虽然天色已晚,但机器仍旧开足马力运转着。这样一个坐落在村里的小厂,却已经把渔网产品打入世界市场。

  和一年多前相比,这里的车间多了,人数也多起来,处处能看到生产线上成熟的技术女工正在手把手指导新工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这家企业不但没有受到冲击,反而比往年的生意更红火。

  总经理任树华道出了其中的奥秘:作为“AA级文明信用企业”,他们可以在授信额度下随时拿到贷款,购进原料,确保资金链不断档;此外,凭借“文明信用企业”的“金字招牌”,在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更能赢得客户信赖,很多客户来公司洽谈业务,一看挂着的“文明信用企业”的牌子,就多了信任感,为此他们争揽了很多订单。去年底,市场上渔网加工需要的原料尼龙切片从每吨2700元降到1300元,泰和网具公司把握有利时机,贷款80万元,买进一批原料,赚了一大笔。从去年初至今,泰和实现产值2000万元,带动了1000多人就业。公司生产的渔网在东南亚、韩国、日本等地牢牢站稳了市场。

  公司开着大工厂,农家开着小工厂,这家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了附近许多个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买了机器,通过公司统一配发材料,自己加工渔网,然后交给公司一起卖到国外,获取加工费。

  在任家村,记者还见到了件新鲜事:村里开起了“夜市”,很是热闹。这个“夜市”是村民自发形成的,规模不大但商品齐全,光顾的人也不少,附近十几个村子几乎家家户户都是白天在家里忙着制作渔网,只有晚上才有工夫出来逛市场、购买日常用品。“夜市”由此而生。

香甜的冬枣卖上好价

  眼下正是冬枣成熟的季节,红绿相间的枣林里,硕果挂满枝头。摘颗枣放嘴里,又脆又甜。

  “再过几天,俺的‘雪翠’牌冬枣就要上市了,俺家今年的收成很好,多亏了农联社的信用贷款,能多种几棵枣树,也能及时买上有机肥。”无棣县水湾镇袁李杨村冬枣合作社社员高景刚满脸喜悦。

  往年,一到冬枣生长旺季,枣农最愁的是买有机肥的资金,赊欠吧,利息又太高。现在,以冬枣合作社为依托,50多户群众组成一个“大联保体”,当地信用联社为他们每户发放了一张“贷款证”,最高贷款额度为5万元。需要贷款时,只需凭“两证一章”就可直接到农村信用联社在当地的营业网点信贷专柜贷款。由于“文明信用户”的个人信息已经储存进信用社的电脑,贷款就像存折取款一样方便,十几分钟就能拿到现金。今年,他们累计贷款120万元。“大联保体”内的合作社社员,靠贷款还可以发展其他产业。

  为支持水湾镇袁李杨村发展生态枣业生产,去年农联社和村里合作社一起,引导40多户枣业生产大户,组成“生态枣业生产经营共同体”和“文明信用农户大联保体”,建起了占地220亩的全县第一家“绿色生态冬枣示范园”,采取“统一管理,统一施肥,统一采摘,统一销售,统一资金保障,统一利润分配”的“六统一”形式,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枣业,提高冬枣品质,打造“绿色、有机、无公害”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去年,亩产优质冬枣3000多斤,市场价格每市斤达6元左右,每斤冬枣的价格比常规化管理的冬枣高出近3元,枣农户均纯收入过万元。

牛棚变成排排砖房

  再次走进下岗女工张国娟家的院子里,变化之大令人惊异。去年简易的两间牛棚变成了几排红砖房,几十头牛变成了如今的400多头。张国娟也变成了无棣县津棣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这些牛,一天喂饲料的开支就5000元,这么大一笔钱,没有文明信用工程贷款,肯定支撑不了。”张国娟的话里透着感激。

  她在创业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文明信用工程”的支持,当地文明办和农信社为她评级授信为“AAA级文明信用户”,凭借这一信用等级,她最高一次性可以从当地农联社贷款80万元,而且能享受利息下调30%的优惠。到目前,无棣县农联社累计为其发放“文明信用工程贷款”300万元,帮助她发展立体化、生态化、规模化养殖、种植。

  而今,张国娟的经营业绩远近闻名,100多亩水面养殖鲤鱼、草鱼、鲫鱼,年收益15万元;160多亩棉花、粮食作物收益近20万元;再加上400头肉牛20多万元的利润,她也变成了年纯收入60万元的“创业明星”。

  今年3月,她牵头成立了无棣县津棣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与社里其他成员组成一个“大联保体”,共同享受“文明信用工程”优惠贷款。

  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户和小企业正在“文明信用”的积累中获得融资帮助,讲文明、守信用在当地蔚然成风。

  “在文明信用工程评定的基础上,我们在扩大贷款证覆盖面、科学合理确定贷款额度、期限、利率和优化信贷流程等方面,做了许多改进。个人类贷款业务流程也逐步实现了流程化管理。”无棣县农信社理事长尚子彬告诉记者,两年来,通过“文明信用工程”累计发放各项贷款近30亿元,对评选的文明信用主体认真执行了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手续快捷等措施,建立了正向激励机制。

  今年上半年,全县农联社还通过“村集体财产抵押、经济能人担保、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担保、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保、文明信用户联保”五种方式,探索建立了大联保体166个,支持成员2985户,授信额度达2.7亿元。

  采访中,记者深切感受到,文明信用是一条无形的纽带,把农民的致富愿望和金融机构的充裕资金有效地连接了起来,盘活了各方资源,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