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0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员风采
做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记湖北通城县宝塔村党支部书记黎锦林
□ 本报记者 魏劲松 实习生 柳 洁

  从17岁考上大学离开山村到22年后重返家乡,从产值过亿元的高新企业负责人到当地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宝塔村党支部书记黎锦林的人生角色经历了几次转换。在他的带领下,短短3年时间,人口不到1400人的宝塔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称号。

  1984年,黎锦林考上武汉大学经济管理系,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2003年,他在上海创办安而雅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发展迅速,销售收入过亿元。2006年5月,黎锦林毅然回到家乡,担任起宝塔村村委会主任、宝塔砂布厂厂长。此时的宝塔村已经是拥有7家村办企业、工农业总产值突破1.5亿元的“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但村里的支柱产业砂布厂技术落后,制度松弛,产值徘徊不前。“农村是个大舞台,在这片广阔天地里更能实现人生价值。”黎锦林说。

  2007年10月,黎锦林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他们建成了全县第一条功能齐全的“样板路”、“景观路”,建成了宝塔农民生态公园;针对村民居住拥挤的问题,村里建成了一栋栋设计精巧的“宝塔农民花园”。 

  黎锦林一方面通过推行ERP管理、生产任务量化核算制等加强企业管理;另一方面推行村干部“首问负责制”,着力打造服务型村级管理。2008年,砂布厂销售收入达到2.5亿元,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1.5亿元提高到3亿元,人均收入由5000多元提高到1万多元。目前,总投资4亿元的宝塔科技园已破土动工,预计3年内建成10多条高档砂布带生产线,5年内产值突破10亿元。

  黎锦林和村党支部一班人大力推进文明宝塔村建设。他们采取党风党纪讲座、业务技术讲座和管理层培训等方式,对党员干部群众进行教育培训。创建党员活动室,设立农家书屋,开辟文化墙,建立农民运动场,开办企业员工夜校,编印乡土文化读本,成立农民艺术团,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宝塔村每年捐赠200万元无偿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今年3月,又拿出3000万元设立“湖北省大学生村官创业宝塔基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