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0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本报北京10月28日讯 记者董磊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有关调研报告指出,对落实中央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各级党委、政府认识明确、措施有力,把实施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建设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强化责任,积极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石秀诗今天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关于部分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从多方面总结了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实施的进展情况: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国务院成立了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9个部门参加的新增中央投资协调小组。从省、自治区、直辖市到各市、县政府,都成立了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

  ———编制建设规划,健全制度。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及时编制下达了中央投资建设计划,加强对地方工作的指导。各地结合实际编制公共投资项目的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制订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和规章制度。

  ————加快资金拨付,及时到位。到8月底,今年以来中央安排的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已下达建设资金7170亿元,占预算的79%。其中,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下达471亿元,占预算的95.5%;教育和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资金下达853亿元,占预算的92.1%;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补助资金下达508亿元,占预算的80.3%;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资金下达1752亿元,占预算的69.5%。

  ———加强督导检查,严格监管。中央纪委、监察部组织24个检查组,对各地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审计署对部分投资项目进行了审计监督。各地都建立了中央投资项目进展信息报告制度。

  ————加快项目建设,初见成效。截至8月底,去年第4季度和今年安排的廉租住房建设项目已开工126万套,全国今年新增租赁补贴户数54万户;煤矿、林区的棚户区改造已分别开工10万户和15.7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和游牧民定居工程已分别建成18.5万户和2.4万户。今年安排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已分别建成近400万平方米和24万平方米。中央安排的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项目绝大多数已经开工。新建大型灌区工程资金已经落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