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地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0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层发现
支持力度大 农民秋种忙
□ 本报记者 王新伟 通讯员 甘祖军

10月下旬,记者在贵州省毕节市看到,镇乡村的干部结合各自的区位优势和特点,都在田间地头指导帮助农民做好秋冬季种植工作。撒拉溪镇永丰村村民正忙着种植牧草,翻地、碎土、放线开沟、播种覆土。村民张永成高兴地说:“以前这些土地都是闲置的,今年在这里实施生态养羊项目,政府给我们又找到了一条致富的好门路。”

  据悉,毕节市是一个具有138万人口的农业大市,其中农村人口就有近120万。近年来,毕节市打造的30万亩马铃薯产业示范带,10万亩小麦示范带已经成规模,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目前该市正在打造优质柑橘、生态畜牧、优质蚕桑、优质肉、优质干果产业示范带,不断向规模产业化发展。

  毕节市属于一年两熟地区。今年,毕节市委、市政府在指导农民生产中确定秋冬种工作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突出抓好农作物改种和扩种,抓好优势作物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产业化开发,着力提高秋冬种的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粮油生产稳定增长,实现农民持续增产增收。

  科学规划、合理种植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关键。今年,毕节市秋冬种计划种植小麦25万亩、马铃薯65万亩、杂粮11.5万亩、油菜7.1万亩、蔬菜18万亩、绿肥40万亩。在配套技术措施上,将完成小麦良种推广20万亩,麦包分带15万亩,油菜育苗移栽4.5万亩,油菜下田1.6万亩,免耕油菜1万亩,推广脱毒马铃薯37.2万亩,实施马铃薯标准化种植16万亩,人工种草1.83万亩,配套养殖母牛6000头,养羊1.43万只。

  为了使上述产业生产得到较好的保障。今年,毕节市委、市政府在中央财政投入毕节市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区”项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中,专门安排8000万元资金用于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内容还包括生态养牛6000头,配套种草8400亩,建规模为1100头的野猪养殖场2个,建优质肉兔场1个。新建特色水果基地11050亩,其中柑橘1万亩,梨1050亩,核桃板栗共3万亩,茶叶4800亩;提升桑园2万亩,建300亩规模的苗圃基地1个。

  为提高良种覆盖率,实现增产增收目标,毕节市还确定6个高产示范区。在八寨镇金银山创办1万亩马铃薯高产示范区;在岔河、田坝镇创办1.6万亩以上的油菜高产示范区;在田坝桥、对坡镇创办1万亩以上的小麦高产示范区;在水箐、田坝桥镇创办1万亩绿肥高产示范区;在“四桥”办事处创办0.3万亩蔬菜高产示范区;在清水、生机、团结、普宜、大屯、田坎等镇乡建万亩柑橘产业示范区。

上海嘉定发展文化信息类产业

  本报讯 记者吴凯 李治国报道:国内知名的网上数码购物商城————京东商城日前与上海嘉定信息服务产业园签订了入驻协议。嘉定区区长孙继伟表示,嘉定作为工业重镇,正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产业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吸引成长空间大、运营模式新颖的文化信息类企业入驻,是产业调整发展的重点。

  记者了解到,随同京东商城一起在嘉定安家的有13家文化信息类企业,嘉定还同时成立了3131电子商务创新联盟,发布了《嘉定区促进文化信息产业行动方案》。孙继伟告诉记者,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入驻嘉定的文化信息类企业已有100多家,嘉定也已建立国家级数码产业基地、国家级广告总部基地等集聚地,并即将认定成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化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基地之一,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

  在《嘉定区促进文化信息产业行动方案》中,记者看到,嘉定区将根据产业特色和发展趋势,重点发展10个文化信息类产业,包括电子商务、互联网信息服务、软件设计、动漫网游、广告、新闻出版、广播电影音像、知识产权服务、教育培训、创意设计等。同时,还将加快相关企业向重点区域集聚,形成多个具有相当规模、较强辐射能力和带动效应的文化信息产业示范基地。

  孙继伟表示,嘉定目前正在制定一系列财政扶持、平台建设、人才引进等政策,支持文化信息产业发展,力争到2012年,建成10个特色鲜明的文化信息产业基地,入驻文化信息类企业超过500家,力争培育10家以上全国知名文化信息企业,到2012年,文化信息产业总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营业收入超过500亿元,从而促使文化信息产业成为继汽车等传统优势产业之后,嘉定区的又一支柱产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