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安徽铜陵在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相协调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循环经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请看报道———
铜陵被称为“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是典型的因铜而生、因铜而兴的资源型城市,资源性产业占工业的比重曾超过80%。随着资源日渐枯竭,铜陵市先后关闭破产了12座矿山,目前,只有2座处于开采中期,其余全都处于开发后期。
面对日益趋紧的资源约束,他们深知,把一座城市的命运完全系于一个产业是不行的。“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根本出路。”在这种理念指导下,铜陵市紧紧围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走出了一条循环经济新路。
纵拉成链
做强循环经济的起点
铜是铜陵的立身之本,也是铜陵循环经济的起点,铜陵不能弃铜而生。毕竟,在铜陵经济结构中有两个不能忽视的“62%”:工业占生产总值的62%,铜占工业产值的62%;毕竟,只有做大做强铜产业,铜陵那些以废弃矿渣为原料的循环产业链条、“三废”处理产业链条、静脉产业链条和废旧金属拆解产业链条,才有了赖以生存的根基。
“我们要建成中国最大的铜冶炼、铜拆解、铜深加工基地,铜商品交易中心。”在铜产业发展上,铜陵市委、市政府态度鲜明。“未来3至5年内,铜陵将实现‘三百一千’目标,即全市规模以上铜加工企业达100家以上,电解铜产量达100万吨,铜材加工100万吨,铜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以上。”说起铜产业的未来,铜陵市委书记姚玉舟信心满怀。
“以铜为主,不等于继续以采铜为生。”铜陵市发改委副主任张绍才说,做大做强铜产业,铜陵靠的不是铜矿开采和冶炼,而是“纵拉成链”。据他介绍,铜陵将借助纵向拉长产业链的做法,逐渐削弱对资源的依赖。从铜冶炼出发,铜陵市将“拉”出六条产业链:第一条是电解铜—铜箔—覆铜板—印制电路板;第二条是电解铜—无氧铜杆—铜线—特种漆包线;第三条是电解铜—铜带—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第四条是电解铜—铜合金粉—铜合金零部件;第五条是电解铜—特种铜管(棒)—铜合金管(棒);第六条是电解铜—铜合金型材—铜合金结构件。通过构建这六条产业链,铜陵市将改造提升铜冶炼水平,大力发展铜材加工,发展壮大出一个产值逾千亿元的铜产业集群。
“要把1元钱的铜变成10元钱的铜”,这是对铜陵继续“吃铜饭”的最朴素的解释。在铜陵精达集团公司的车间,记者看到了生产中的多种规格的漆包圆铜线、漆包圆铝线。该公司总经理李向阳告诉记者,精达端的依然是铜饭碗,但是与开采冶炼不同,这个铜饭碗的含金量要高多了。据介绍,精达集团的主营业务收入已超过60亿元,主要产品电磁线位列全国第一。浩荣电子的入驻,引出了一个印制电路板工业园。“我们的产品横跨两个领域,它既是电子产品的原材料,又是铜深加工产业链的终端产品之一”,铜陵浩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焦正军说,浩荣电子的产品为多层板、多层印制电路用薄板、粘结片,属于铜基电子材料,俗称“铜纸”,多用在计算机、通讯设备、汽车电子、家用电器等产品上。据他介绍,浩荣入驻铜陵后,引来了咸阳华纳、铜峰两家铜箔厂,现在铜陵又建起了印制电路板工业园,铜基电子企业方阵初现端倪。
据了解,除了建铜冶炼、铜精深加工基地外,铜陵还将目光盯上了废旧金属拆解,构建废杂铜—黄铜棒—铜五金件、废杂铜—铜工艺品两条铜拆解产业链,建成全国最大的废旧金属拆解基地。废旧金属拆解是铜这种循环链上的终端,有了它,铜陵就构建起一个封闭的“铜环”。
立体成环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园
在铜陵采访,印象最深的是“环”————一个个富有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园。这些“环”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废料变原料,构成废料产业链,形成废料变原料的循环,最后吃干榨尽。
在铜陵有色循环经济产业园,记者看到了这样的“环”。
多年开采,铜陵留下了大量的硫精砂,堆积成红色的渣山。因富含高硫铁,露天堆放久了会自燃,既浪费又不安全。铜陵有色铜冠冶化分公司在有色循环园里建起了80万吨硫酸项目,用来处理冬瓜山铜矿生产的硫精砂,同时,建起了余热发电、年产120万吨铁球团、年产10万吨碳酸二甲脂、10万吨工业水水厂等一系列项目,构成了一条以硫精砂为起点的废料产业链。
“冬瓜山铜矿的矿渣真是个宝啊!”铜冠冶化副总经理左永伟说,冬瓜山铜矿的矿渣中含硫20%到35%,含铁54%至58%,这一系列项目的建设,基本上可以把这些硫和铁全提炼出来。 铜冠冶化党委副书记程宪江指着有9层楼高的炉体告诉记者,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沸腾炉,光炉膛面积就有138平方米,可年处理硫精砂40万吨。他说,矿山废料硫精砂入炉是循环的第一步。投料后,炉膛温度升至700至800摄氏度,硫精砂炉中自燃,产出烟气,这是循环的第二步。第三步是将烟气引入余热锅炉。第四步是将余热锅炉中生出的蒸汽引入2台1.5万千瓦小时的发电炉,年可发电2.4亿千瓦时,收益超过亿元。第五步是降温后的烟气净化,产出浓硫酸。
“这只是循环的第一部分。”程宪江说,沸腾炉里焙烧过的硫酸烧渣俗称“红粉”,铁含量高达62%,是生产铁球团的好原料。“80万吨硫酸项目一年约产60万吨硫酸烧渣,再添上60万吨铁精砂,一年可产铁球团120万吨。至此,硫精砂全部消化干净。
渣没了,还有蒸汽。程宪江说,发电后产生的蒸汽,一部分被用于烟气净化,另一部分被用作碳酸二甲脂项目的能源。
循环起来是最大的实力。“去年9月前,硫酸每吨价格还有1600元,之后最低跌至每吨50元,铁球团最低也跌到每吨700元,如此低的价格,我们不仅能运行,而且不亏损,得益于循环经济。”左永伟说,发电炉出口蒸汽温度为300摄氏度,烟气净化只要200摄氏度的蒸汽,现在铜冠冶化正考虑增加端子回收这些蒸汽,预计每小时可回收8万吨98摄氏度的热水,收益近700万元。
在铜陵,像有色循环经济产业园这样的“环”还有许多。
横港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区内,聚集了铜陵市铜冶炼、化工、水泥、发电、钢铁等行业的主要企业。众多不同产业的骨干企业集聚一处,为的是发展以废弃物回收、垃圾焚烧和再资源化为主体的静脉产业,实现资源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污染物的减排与集中治理。铜陵人把这类基于园区的循环叫做“中环”。
还有“小环”,是基于企业层面的。铜化有机化工、安钠达钛白粉、铜官山化工、华兴化工等这些公司联合起来了,他们通过物流、能流、废水之间的梯级、循环利用,形成一个“环”———循环的工业组团。
“大环”则是横跨在社会经济领域的。比如,在工业领域,重点围绕铜矿、硫铁矿、石灰石三大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铜陵市构建起了三条生态工业链。在农业领域,围绕建设“山丘生态保护区”和“洲圩绿色农业区”,铜陵市形成了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三大环节循环利用的产业链。
破题解难
夯实循环经济的根基
“我们的目标是,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把铜陵建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说到未来,姚玉舟充满信心。
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发展循环经济特别是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是一个重大课题。铜陵市把科学规划作为破解这个重大课题的第一步。他们先后编制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市循环经济工业试验园总体规划、市横港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区规划、市农业循环经济试验区规划,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体系。
“我们设立发展循环经济专项引导资金,市财政每年拿出不少于500万元,希望能引导企业和社会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投入。”铜陵市委、市政府深知,政策引导是循环经济的有力保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发展循环经济暂行办法、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示范项目认定管理办法、发展循环经济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积极探索制定绿色税收、财政、投资等一系列经济政策。
没有项目,就不可能有循环经济。目前,铜陵有色80万吨硫酸一期、金隆铜业铜冶炼烟气余热利用工程、海螺水泥熟料余热发电等一批项目已建成投产;铜陵有色年产120万吨铁球团、上峰纯低温余热发电、新亚星焦化等一批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据了解,为了实现循环经济的重点突破,铜陵市建起了循环经济项目库,目前库内已有项目55个,总投资达270亿元。
“我们在安徽省内率先关闭了全部的水泥立窑。”铜陵市发改委副主任张绍才说,“对于那些高耗能、高污染又难以循环发展的企业,只能坚决关停并转。”据了解,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进程中,铜陵市大刀阔斧地关闭了冶炼出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的有色一冶炼铜鼓风炉,关闭了亚星焦化的2套老焦炉装置,关停了2台12.5万千瓦机组,拆除了3座100立方米小高炉,拆除38台中心城区的燃煤锅炉。
如今,发展循环经济已上升为铜陵的发展战略。他们期望,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要途径,推动经济发展由粗放利用资源向集约利用资源转变、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铜产业一枝独秀向多业并举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推动向一二三产业共同推动转变,着力实现观念转新、经济转型、体制转轨、环境转优,努力全面解决资源型城市历史遗留问题。“待到那一天,一个现代生态山水铜都将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是铜陵人心中的憧憬,也是铜陵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
图1为铜陵循环工业园。
图2:在铜陵有色金属集团10万吨高精度铜板带公司,设备在吊运产品。
吴启斌摄
图3:10月21日,安徽铜都黄铜棒材公司产品检验人员在检验当天生产的黄铜棒产品。
周 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