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0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科学发展的“黄金海岸”———江苏省盐城市科学实施沿海开发纪实
周劲 陈辉

  沿海开发,开发什么,如何开发?

  随着江苏省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盐城,一个曾经“藏在闺中人未识”的黄金海岸,正向着金色梦想迈进。

开发与保护并重之路

  盐城沿海开发的实践证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解决沿海开发进程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出路。

  盐城拥有江苏省最长的海岸线、最大的沿海滩涂、最广的海域面积、最多的宜港岸线、最丰富的能源资源、最深的开发腹地。全市海岸线长582公里,占全省的56%;滩涂总面积683万亩,占全省的67%;宜港岸线102.4公里,其中深水岸线69.8公里;石油天然气储藏量达800亿立方米,为中国东部沿海陆上最大的油气田;沿海风能资源占到全省的三分之二。同时,盐城的沿海属淤长型滩涂,每年以3万多亩的速度向外淤长,是江苏最大的土地资源后备区。

  如何发挥盐城这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选择什么样的科学开发模式,如何在开发中坚守“生态高地”?这既是盐城实施沿海开发的现实课题,也是盐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盐城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认识到:沿海开发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举生态旗、打环保牌,走科学开发、绿色开发、集约开发之路,保证沿海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开发。

  在沿海开发规划中,盐城牢牢把守住绿色生态生命线,走出一条自然保护区建设、重要湿地保护与沿海开发相结合的科学发展之路。早在2006年启动新一轮沿海开发之初,盐城就提出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采取“手掌状开发”模式,在东台、大丰、射阳、滨海和响水五大节点集中、集约、集聚式开发,实施港口、港城、临港工业区三港联动的“点轴开发”。而在五个手指状节点之外,留下了大片的生态走廊,大部分岸线资源留给了生态和自然。

可持续协调发展之路

  8月18日,盐城港港口局成立揭牌,标志着盐城以大丰港为主港区,与滨海港区、射阳港区、响水港区共同构成的盐城港正式组建,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喂给港和连云港的组合港,盐城的沿海开发也由此步入一个全新阶段。

  此前,在北京举行的江苏沿海开发合作恳谈会上,盐城成功签约6个重大合作项目,包括2个先进制造业项目、2个新能源项目、1个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640亿元。而后,在上海举行的江苏沿海开发恳谈会上,盐城签约光伏产业、港口建设等12个重大合作项目,总投资423.2亿元。在参加项目签约的苏北、苏中8市中,签约项目总数最多、投资规模最大。

  新一轮沿海开发中,盐城明确提出“四个决不”:决不把降低环保门槛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决不在产业转移中接受污染转移,决不让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成为新的污染源,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1至8月份,该市55个沿海开发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已完成投资156亿元;5个沿海经济区已投入配套基础设施近10亿元;造船、风电、石化、能源等一批临港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可持续的协调发展贯穿了盐城沿海开发全过程。盐城明确沿海开发的战略重点,提出从五大方面策应国家战略江苏沿海开发,把盐城打造为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东部沿海重要的特色旅游城市和湿地生态旅游地以及生态优美、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同时,坚持统筹实现港口、产业、城市的共同发展,坚持以“依港兴工、以工兴市、集约开发、保护生态”的方针,有选择、分阶段地组织重点突破,抢占科学发展的制高点。

  盐城处于江苏沿海承南接北的中心区位,沿海开发将抢抓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机遇,充分利用两个国家战略的叠加优势,把盐城建成长三角北拓门户和产业梯度转移的先导基地。盐城还将发挥在土地、环境容量、运输条件、风能资源、能源项目选址等多方面的比较优势,把盐城建成以风电、生物质发电为主的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新型工业化之路

  腹地空间大,土地资源丰富,堪称盐城发展最大优势,这为盐城发展新型工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在沿海综合开发中,盐城放大优势,做大做强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一方面利用沿海林木资源,发展林浆纸一体化产业;一方面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发展乘用车、远洋运输船舶和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同时正在积极争取国家布点石化、冶金等重化工产业项目。力争5年左右,把盐城建设成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

  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盐城把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贯穿于沿海开发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未来的盐城海岸,是面向国际的经济发展高地,也是令世界瞩目的现代沿海城市带和生态旅游风光带。

  以该市大丰为例。大丰沿海,南临国家珍禽保护区,北依国家麋鹿保护区,境内同时拥有国家级一类口岸和自然保护区,同时承担着沿海开发和保护生态的双重使命。大丰港口和临港工业园区有17公里海岸线,只占用域内岸线的6%,而且全部跳出了保护区范围。未来的保护区、港区以及大丰市区之间,将以森林、湖泊、生态农业为隔离带,并用快速通道、绿色长廊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城市。大丰的做法成为盐城沿海“点轴开发”科学发展的剪影。

  盐城虽地处苏北,却是江苏惟一同时拥有海港和空港两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的地级市。在此基础上,盐城将大力建设盐城港口群,加快深水航道建设,发展集装箱干线运输,增强港口功能;综合发展陆路交通和航空业,大力发展国际航运和现代物流,服务中西部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把盐城建设成为江苏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作为江苏最大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盐城农业开发的自然条件、生产基础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开发的潜力很大。沿海农业开发将依托全市800家农业龙头企业和近2000个各类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围绕优势特色农产品,发展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综合利用能力;积极发展食品工业,打造一批国家和省、市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园区),把盐城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旅游,是盐城策应国家沿海开发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盐城将进一步挖掘丰富的红色文化、盐文化及绿色生态自然资源,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将盐城打造成东部沿海重要的特色旅游城市和湿地生态旅游地。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