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中经产业景气指数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0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经家电产业景气指数报告(2009年三季度)
经济日报社中经产业景气指数研究中心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

  中经家电产业景气指数显示,2009年三季度,家电行业①开始恢复性增长,行业销售收入、利润、生产等主要经济指标与上季度相比均有所增长,“去库存化”呈现尾声迹象,但投资、出口额等方面仍略有回落。家电行业多数指标出现好转,充分说明国家出台的“家电下乡”、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家电“以旧换新”等政策对家电行业经济运行产生了积极效应,有效缓解了外部需求萎缩给家电行业带来的压力。

一、行业景气开始回升

  景气:出现回升

  2009年三季度,中经家电产业景气指数为96.7点(2004年增长水平=100②),比上季度上升0.4点③。

  在构成中经家电产业景气指数的6个指标(仅剔除季节因素④,保留随机因素⑤)中,家电行业销售收入、家电行业利润总额和家电行业从业人员同比增速较上季度有所回升;家电行业出口合成指数、家电行业税金总额和家电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则较上季度呈不同程度下降。

  进一步剔除随机因素后,中经家电产业景气指数呈持续下滑趋势(见中经家电产业景气走势图中的蓝色曲线),表明“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产业政策对家电行业的复苏起到了重要作用。

  预警:有所回落

  2009年三季度,中经家电产业预警指数为80.0点,与上季度相比下降3.3点⑥,回落到“浅蓝灯区”。

  灯号:渐趋好转

  在构成中经家电产业预警指数的10个指标(仅剔除季节因素,保留随机因素)中,位于“蓝灯区”的有4个指标————家电行业出口合成指数、家电行业产品销售收入、家电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家电行业从业人员。位于“浅蓝灯区”的有2个指标————家电行业生产合成指数和家电行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位于“绿灯区”的有1个指标———家电行业利润总额。位于“黄灯区”的有2个指标———家电行业税金总额和家电行业应收账款净额(逆转⑦)。位于“红灯区”的有1个指标———家电行业产成品资金占用额(逆转)。

  目前家电行业正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一些主要指标同比增速已经开始回升,而其他指标虽然同比增速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均有所放缓。预计下季度,家电行业生产合成指数、家电行业产品销售收入、家电行业利润总额、家电行业从业人员、家电行业产成品资金占用和家电行业应收账款等6个指标同比(与上年同期比)增速将继续回升;家电行业出口合成指数有望出现转折企稳回升;家电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家电行业税金总额2个指标同比增速将继续回落。同时,在家电行业预警灯号中,家电行业生产合成指数有望由本季度的“浅蓝灯”转为“绿灯”;家电行业从业人员、家电行业出口合成指数有望由本季度的“蓝灯”转为“浅蓝灯”;其他指标则有望保持本季度灯号不变,从而使中经家电产业预警指数有望由本季度的“浅蓝灯区”回转至“绿灯区”运行。

二、产销状况继续好转

  产量:加快回升 

  2009年三季度,家电行业生产合成指数为98.3点(2003年增长水平=100⑧),比上季度上升0.8点,连续两个季度保持回升。在构成家电行业生产合成指数的4个指标中,经季节调整剔除季节因素后,洗衣机产量、彩电产量、空调产量和电冰箱产量同比增速均较上季度有所上升。

  从主要产品看,2009年三季度,家用洗衣机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4.7%,彩电产量增长4.3%,家用电冰箱产量增长15.0%,空调产量下降12.1%。

  在进一步剔除随机因素后,三季度家电行业生产合成指数比上季度有所回升,但回升幅度较保留随机因素略弱(见图表中蓝色曲线)。由此可见,“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政策对家电行业生产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

  就业:逐步增加

  截止到2009年三季度,家电行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为151.4万人,同比下降3.6%,较上季度上升1.5个百分点。其中,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为52.4万人,同比下降11.7%,较上季度上升2.6个百分点;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为99.0万人,同比下降4.6%,较上季度上升0.3个百分点。

  出口:处于低位

  2009年三季度,家电行业产品出口合成指数为94.8点,与上季度基本持平,仍处于新低,但进一步下降的动能已经减弱。据海关统计,1至8月累计,我国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额176.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0.7%,其中8月份下降16.6%,降幅有所收窄。

  在构成家电出口合成指数的5类产品中,电视、收音机及无线电讯设备的零附件出口额比去年同期下降31.8%,电视机(包括整套散件)出口额下降10%,扬声器出口额下降20.5%,电扇出口额下降15.3%,录、放像机出口额增长2.5%。

  在进一步剔除随机因素后,三季度家电行业产品出口指数比上季度下降。由此可见,出口退税等政策措施亦对家电行业出口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是,当前家电出口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一是世界经济虽然出现复苏迹象,但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二是近期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国际贸易摩擦增多,一些国家针对我国产品出口频频实施贸易保护措施加以限制。

  销售:回升强劲

  2009年三季度,经初步季节调整⑨,家电行业销售收入为282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较上季度上升13.2个百分点;环比(与上季度比)上升8.8%,较上季度下降6.9个百分点。其中,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为976.8亿元,同比下降4.3%,较上季度上升7.2个百分点;环比上升25.4%,较上季度上升24.3个百分点。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销售收入1847.5亿元,同比增长10.6%,较上季度上升17.4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6个百分点,较上季度下降21.6个百分点。

  三季度家电销售加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四个因素:一是家电市场亮点频频,尤其是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给家电消费市场增添了新活力;二是9月份作为家装消费的旺季,家电消费的需求很大;三是今年的国庆阅兵是万众瞩目的一大亮点,高清电视产品成为消费者购买的首选;四是家电厂商携手加大了促销力度,有效提升了销售业绩。

三、经营效益有所改善

  利润:保持增长

  2009年三季度,经初步季节调整,家电行业利润总额为124.0亿元,同比增长61.0%,较上季度上升49.8个百分点;环比上升48.3%,较上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仍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其中,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为30.8亿元,同比增长44.4%,较上季度上升86.1个百分点;环比上升210.6%,较上季度上升234.8个百分点。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利润总额为93.2亿元,同比增长67.4%,较上季度上升41.4个百分点;环比上升21.6%,较上季度下降40.6个百分点。

  税金:稳步增长

  2009年三季度,经初步季节调整,家电行业税金总额为58.2亿元,同比增长24.6%,较上季度上升5.9个百分点;环比上升39.0%,较上季度上升66.1个百分点。其中,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税金总额为9.9亿元,同比下降21.9%,较上季度上升21.8个百分点;环比上升87.9%,较上季度上升167.5个百分点。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税金总额为48.3亿元,同比增长41.8%,较上季度上升0.7个百分点;环比上升32.0%,较上季度上升16.3个百分点。

  投资:有所缩减

  2009年三季度,经初步季节调整,家电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786.7亿元,同比增长21.9%,增幅较上季度下降5.2个百分点;环比上升31.6%,较上季度下降64.4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投资总额为1018.1亿元,同比增长41.5%,增幅较上季度下降20.9个百分点;环比上升21.0%,较上季度下降118.8个百分点。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总额为768.6亿元,同比增长2.9%,较上季度上升9.1个百分点;环比上升49.0%,较上季度下降2.0个百分点。

  价格:稳中见涨

  2009年三季度,钢材、铜材等原材料价格小幅上涨,家电企业积极采取各种方式加强原材料成本控制,加上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各企业频频推出新产品,这就使三季度家电销售呈现出淡季不淡、价格稳中有升的状态。

  2009年三季度,家电行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5.0点,与上季度相比,上升1.0点,与去年同期水平相比下降5.6个点。

  在构成家电行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的2个指标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4.3点,比上季度上升1.1个点;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5.7点,比上季度上升0.9个点。

  应收账款:继续增多

  截止到2009年三季度,家电行业应收账款净额为1301.7亿元,同比增长1.3%,较上季度上升9.5个百分点。其中,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应收账款净额为523.9亿元,同比增长12.6%,较上季度上升19.7个百分点;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应收账款净额为777.8亿元,同比下降2.3%,较上季度上升5.9个百分点。

  产成品资金占用:有所回升

  截止到2009年三季度,家电行业产成品资金占用为503.9亿元,同比下降16.2%,较上季度上升4.8个百分点。其中,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产成品资金占用为165.5亿元,同比下降17.4%,较上季度上升0.9个百分点;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产成品资金占用为338.4亿元,同比下降14.5%,较上季度上升8.8个百分点。

  亏损:大幅减少

  2009年三季度,经初步季节调整,家电行业亏损企业亏损总额6.0亿元,同比下降47.1%,较上季度下降45.7个百分点。其中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为3.2亿元,同比下降22.2%,较上季度下降49.2个百分点;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为2.8亿元,同比下降61.3%,较上季度下降31.0个百分点。

四、发展趋势

  综合国内外各种因素判断,我国家电产业发展既具有难得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总体而言,我国家电业的机遇大于挑战,发展前景依然看好。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果断实施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现已取得明显效果。“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政策措施,有利于企业消化产能、调整结构、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是支持家电业发展的重大利好。这些政策的贯彻落实,有效地扩大了家电消费空间,促进了消费潜力的释放。

  目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向好,经济增幅逐月回升,居民消费信心得到提振,加之消费环境得到改善,居民对家电产品的消费能力也会提升。

五、对策与建议

  今后一个时期,家电企业要立足于扩大内需,把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行业结构调整作为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实现家电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1、要积极扩大内需,通过“家电下乡”等项目全面启动农村市场,以促进农村市场消费来拓展我国家电业的发展空间。鼓励消费电子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提升竞争力。家电企业必须在农村市场寻找突破口,要对农村市场及消费者特点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在生产适销对路产品、树立良好品牌形象、推进网络建设、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狠下功夫,进而赢得更大发展。

  2、积极采取措施稳定出口业务,引导鼓励企业开拓新兴市场,努力形成多元化出口格局,降低出口下滑冲击和影响。在出口产品结构上,国家要鼓励自主品牌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增强我国家电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企业要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家电企业在遭遇困难与挑战的时候,要大力开源节流,推进资源整合,狠抓科学管理,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的质量与效益。

  4、家电行业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市场调整期也孕育着新的机遇。在产品结构调整方面,家电企业要着眼于全球家电市场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以节能环保为重点加强产品研发,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步伐,淘汰落后产能,切实做好生产制造环节的节能减排工作,努力满足绿色消费的新需求。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家电业既要推进兼并重组,把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强;又要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突出其特色与优势,推进其与大企业形成配套。

  注解:

  ①家电行业包括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和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两个行业;统计范围分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1000家和近3000家。

  ②2004年家电行业的预警灯号基本上在绿灯区,相对平稳,因此定为中经家电产业景气指数的基年。

  ③、⑥根据景气预警指数体系运算方法,行业景气指数、行业预警指数的构成指标要经过季节调整,剔除季节因素对数据的影响,因此行业景气指数、预警指数发布当期数据时,前期数据也会进行调整。

  ④季节因素是指四季更迭对数据的影响,如冷饮的市场销量随四季气温年复一年发生周期变动。

  ⑤随机因素亦称不规则性,如新政策实施、宏观调控、自然灾害等因素对数据的影响。

  ⑦逆转指标也称反向指标,对行业运行状况呈反向作用。其指标量值越低,行业状况越好,反之亦然。

  ⑧2003年家电行业的产量与出口更加平稳,因此家电行业的产量指数与出口指数基年都是2003年,增长水平为100。

  ⑨初步季节调整仅剔除春节等节假日因素的影响,未剔除随机性不规则要素的影响。

  

图1:中经家电产业景气指数96.7

图2:中经家电产业预警指数80.0

图3:中经家电产业预警灯号图

  预警灯号图是采用交通信号灯的方式对描述行业发展状况的一些重要指标所处的状态进行划分:红灯表示过快(过热),黄灯表示偏快(偏热),绿灯表示正常稳定,浅蓝灯表示偏慢(偏冷),蓝灯表示过慢(过冷);并对单个指标灯号赋予不同的分值,将其汇总而成的综合预警指数也同样由5个灯区显示,意义同上。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