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09年10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南湘潭: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努力提升发展质量

  本报讯 记者刘麟、通讯员李中华报道:10月18日,总投资达100亿元的湘钢特宽板生产项目在湖南湘潭市竣工,填补了湖南钢铁行业的空白。湘潭市委书记彭宪法介绍说,湘潭市今年围绕“两型”社会建设主抓的10大产业工程、10大基础设施工程和10大民生社会工程,对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今年1月至9月,湘潭市实现地方生产总值489.47亿元,同比增长12.8%;完成财政总收入40.71亿元,同比增长11.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1.79亿元,同比增长49.4%,创5年来投资最高增幅。

  彭宪法说,作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一员,湘潭坚持“存量转型提升,增量创新发展”,以“两型”带“两新”,以“两新”促“两型”,改造提升重化工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及旅游休闲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湘潭是我国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大。近年来,湘潭实行信息化改造、推进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并举,依靠高新科技提升传统工业,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加快自主创新,更加注重加强节能减排,更加注重培养长远竞争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推行了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装备。目前90%以上规模工业企业采用了不同形式的信息化,平均年利税增长49.9%。全市高炉冶炼、高温炉窑、焦化、电解等行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湘潭钢铁公司近年来投入10多亿元,建设工业余热、余能、余水的回收和循环利用项目,以及工业废气、废渣综合治理利用项目。全面实现污染物零排放,高炉余能发电、余热发电和钢渣开发三项每年可创产值3亿多元。湘潭发电有限公司建设脱硫装置和废渣石膏板生产线,二氧化硫排放脱硫率已达95.5%,每年20万吨工业废渣实现了100%综合利用。

       

  湘潭着力培植先进制造业、精品钢材、电子信息等新兴支柱产业,优化提升工业结构。通过引进投资和企业裂变相结合,在湘潭高新区优先发展以风力发电机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以先进电池材料、稀缺金属材料、精细化工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群,在九华经济区优先发展小汽车制造、电子信息产业。

  位于湘潭高新区的湘电风力发电制造有限公司,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技术领先水平。高新区新材料工业园已成为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示范基地。今年1至9月,湘潭高新区以先进制造业、新材料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值达到111.8亿元。九华经济区引进吉利汽车和众泰汽车等汽车制造企业,整车年产能达到45万辆;多家电子企业,形成年产值400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1至9月,全市先进装备及新能源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战略性产业同比分别增长32.8%、156.1%和242.5%。

  近年来,湘潭以发展红色旅游为基础,全面发展历史文化旅游、生态休闲观光旅游,旅游产业持续壮大。今年1月至9月,湘潭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49.87亿元,同比33.2%。

  作为湖南省重要的钢材、医药、工程机械等物流基地,湘潭正在全力建设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进一步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湘江水运,湘潭近年来建设了河西中心港区、铁牛埠港区、九华港区、易家湾港区,形成了每年1000万吨的运力。作为107国道、京珠高速南北干线和320国道、上瑞高速东西干线的交会地,湘潭已建成和正在建设4条区域高速公路,2条连接长沙和株洲的快速干道,公路运输将更为迅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