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农村·县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0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长岛加大生态建设

  本报讯 记者王金虎、通讯员顾延亮 石其鹏报道:据山东长岛旅游部门的统计,今年夏天,每天进岛旅游的游客达到2万多人次,同比增长30%以上。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长岛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注重生态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全力打造零污染排放区,以“海、陆、空”立体化发展模式,实施“四个百万”生态产业工程,从蓝色高端产业入手改造传统产业,着力构建海洋经济高端新产业。

  近年来,围绕科学发展和生态县建设,长岛实施建设了四个“100万工程”,即营造100万亩海底森林、发展100万亩生态养殖基地、开发100万千瓦海上风场、引进100万进岛高端游客,建设国家级生态渔业示范区、全国海洋新能源开发基地和中国北方国际旅游岛。据了解,长岛的这四个100万工程既是经济建设工程,也是生态建设工程,建成后不仅年可实现产值200亿元、财政增收10亿元,而且基本可达到零消耗、零排放。

  如今,这四个“100万工程”撑起了长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脊梁。去年,来自60多个城市的游客达150万人次,旅游收入6亿多元。仅“渔家乐”特色旅游就接待游客40多万人次,综合收入1亿元。他们在岛上安装的80台风力发电机,西南近海建设的1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场,年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利税13亿元。与同等发电量火电厂比,年节约标煤102万吨、冷却水84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7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3万吨、烟尘和灰渣排放量48万吨。同时,利用风场水下桩基形成的特殊环境进行海底、海体、海面、空中立体开发,年实现产值80亿元。

  长岛县委书记姜清春向记者描绘了长岛下一步的发展蓝图,与国家“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紧密衔接,建设面向山东半岛和环渤海以原油储备中转为主的海洋物流基地,打造天蓝、海碧、山青、水秀的蓝色生态乐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