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周末-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0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艺时评
引人回味的两个创新故事
□乔申颖

  作为中宣部、文化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献礼演出”的重要剧目之一,国内首部说唱剧《解放》自9月1日在国家大剧院亮相,已连演7场,受到观众热烈欢迎。有两个关于该剧的小故事引起了笔者的兴趣。

  故事一:说书人意外成主角。

  《解放》为何叫“说唱剧”?皆因一老一小两位“说书人”贯穿始终,串起整个剧情。总导演张继钢说,“《解放》有大段的独白,但它不是话剧;有大量的舞蹈,但它不是舞剧;有大量的歌曲,但它不是歌剧不是音乐剧更不是音乐会。我们找到了一个名称‘说唱剧’。”新颖的表现形式造就独特的舞台效果,被称为一大创新之举。鉴于“说书人”在剧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张继钢甚至说,“说书人”才是剧中“男主角”。

  不过,这“男主角”出现在剧中的最初原因,还真有点让人意外。“有的人对舞剧可能看不太懂,有了一个说书人就好了。说书人一会哭,一会笑,一会对话,一会唱歌,特别能引起观众共鸣。”张继钢说,“一直以来,我追求的都是雅俗共赏。”没想到,这个朴素的想法最后成就了一个新的表演形式:观众看戏,说书人说戏,舞台上演着戏。

  这让笔者联想起很多以引入“新元素”为特色的文艺作品。例如,舞台表演中给杂技演员画上京剧脸谱,用西方芭蕾演绎中国戏曲故事等等。这些作品中有不少取得了成功,展示出新鲜的艺术风貌,但也有一些作品,把“新元素”变成了纯粹的装饰。同样都是引入“新元素”,为何效果高下不一?笔者以为,除了艺术修养的差距,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创作动机的差异。不是为了求异而求异,而是为了让作品更好地服务于观众殚精竭虑,这种情况下收获的创意自然是深植于剧目的灵魂,不会浮于表面。

  翻翻张继钢的履历,像这样不可思议的事他办了不止一桩两桩。《肩上芭蕾》中,他将芭蕾从地上移到了演员的肩上。张继钢曾说,“限制是天才的磨刀石。”在创作当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每当克服一个困难就获得一个突破。所以,在他看来,“困难也是机会,办法总比困难多”。

  故事二:张千一巧编民歌。

  说唱剧《解放》的音乐由张千一亲手打造,浓郁的山西民乐风格是这部剧的一大特色。曾创作了《青藏高原》、《嫂子颂》等脍炙人口歌曲的张千一为这部新剧下足了功夫。他专程到平遥采风,研究了山西民歌,但构思曲目的时候却遇到了问题:山西民歌大都短小,不适合表现宏大的主题。怎么做才能突破这个局限,同时不失去歌曲原有的特色?张千一最终用了一个极简单又有效的方法:放缓节奏。他还把晋剧中的二音演唱运用起来,让歌声显得悠远。

  在舞台上,舞蹈演员表演的同时,一束灯光打出了舞台上方的男女歌者。他们用乡音乡调吟唱着《桃花红杏花白》、《想亲亲》等山西民歌,使狭小的舞台顿时变得空旷辽阔。

  张千一有个观点:“用心去揣摩一个音到底该唱多长。”比如《青藏高原》中,“我看见————”和“一座座青山————”后到底拖多久才更符合演唱者情感表达的需要?就需要这种揣摩。任何一种文艺样式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则,而创新往往意味着对某些既有规则的改变。张千一的故事也许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但他至少展示了一种可能:以内心为尺度来寻求创新,很可能找到最便捷的途径。  

  创新是一个永远也谈不完的话题。说唱剧《解放》的这两个创新故事,只是沧海一粟,但折射出的道理引人回味。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