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化周末-话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0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呈现勃勃生机
  老字号全聚德门前总是排着长队。新华社记者 罗 伟摄
  老北京3大商业区之一的前门大街于9月28日全面开市。目前,前门大街共完成签约商户103家,汇集了全聚德、周大福、都一处等知名老字号。图为小朋友被北京前门大栅栏一商铺的“糖葫芦”吸引。                                   新华社记者 秦 晴摄
  中华老字号博览会日前在上海开幕,图为观众在品尝北京“都一处”烧卖。    新华社记者 刘 颖摄

  近年来,北京老字号发展势头迅猛。权威部门对同仁堂、稻香村等20家重点老字号企业今年上半年运行情况的调查显示,其销售、利润全都保持2位数的增长率,20家老字号企业的销售额达105.2亿元,同比增长15.2%。今年国庆期间更是供销两旺,捷报频传——— 

权威论坛

有特色就有商机

北京老字号协会会长 姜俊贤

  北京老字号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北京商业的精髓。如今,仍有一大批老字号企业在当今的商业大潮中展现着勃勃生机。

  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今年上半年北京老字号企业的发展势头依旧强劲。同仁堂、稻香村等20家重点老字号企业(共41个品牌)上半年均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销售、利润等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20家老字号企业的销售额为105.2亿元,同比增长15.2%;利润额为8.5亿元,同比增长12.8%。

  出现这样好的形势,我认为不是偶然的,而是得益于国家和北京市对民族产业的支持,得益于老字号自身的改革与创新。

  政府支持,协会推进,提供机遇和舞台

  近几年,商务部启动了“振兴发展老字号工程”,北京市政府更是特别重视老字号的工作,率先从资金、信息、中介3个方面建立对北京老字号的保护支持体系,出台《促进北京商业服务业老字号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成立北京老字号协会,从改革、品牌提升、营销管理、无形资产保护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在网络和媒体中有计划地大力宣传北京老字号,提供展示机会;利用国内外展会、京港洽谈会、京台科技论坛等进行推介,引导北京老字号走出北京、走向海外。

  在政府支持下,北京老字号协会创办了全国第一家“老字号网店”,又搭建起整体推介、营销的公共服务和电子商务平台;同时与中国银联、招商银行联手推出“京城老字号信用卡”,尝试用现代支付手段扩大影响和市场。

  企业努力,奋进拼搏,跟上时代步伐

  北京老字号正经历着1956年公私合营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一大批创新求变的老字号企业,改革体制、创新机制、科学管理,提升素质,有的已经发展成为各个行业的领军企业。

  一是思想观念进一步更新解放,振兴老字号的信心极大增强。北京的许多老字号企业努力改革进取,对内转换机制,对外捕捉机遇,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和带头人。

  二是许多老字号进入了特许连锁经营有效的快速发展轨道。截至去年,稻香村、张一元、吴裕泰等8家老字号连锁企业在680家门店的基础上发展到超过1400家,其中在外埠和海外的门店数保持30%以上的比例。同仁堂和全聚德在海外共有31家店铺,分布在18个国家和地区;东来顺集团近3年重点开发直营连锁,集团总部销售额3年翻两番,利润翻三番。

  三是老字号成功上市实现了品牌价值的提升。继同仁堂、西单商城、顺鑫农业(含牛栏山酒厂)之后,全聚德又成功上市。老字号企业的上市,体现了老字号品牌在资本市场的不菲价值,推动了北京老字号加快股份制改造的步伐,探索了一条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线运营的保护发展之路。

  四是老字号品牌的影响力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一批企业获得了国家级殊荣,全聚德集团入选“中国连锁百强企业”、获“中国特许奖”;吴裕泰荣获“全国十大优秀特许品牌”称号;同仁堂、全聚德获“全国企业文化奖”。

  五是积极创新经营模式,老字号的活力进一步增强。聚德华天近几年抢救恢复老字号8个,“庆丰包子”目前在北京已发展到101家门店;北京王致和、北京豆制品二厂以合资、增资扩股等形式控股经营,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同仁堂等20家老字号开始尝试网上开店、搜索营销等信息化经营模式。

  主动出击,挖潜出新,化危机为商机

  面对今年的市场形势,北京老字号企业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注重打好文化牌,亲情牌,用质优价实回馈消费者。

  一是加快升级改造,提升经营水平。同仁堂完善企业管理,降低经营成本,开发保健产品;稻香村、百花蜂产品等食品类企业采取产业链延伸的方式,建立起从基地生产到连锁门店的生产销售体系,保持了稳健的发展。

  二是开展灵活多样的促销活动。红都集团公司举办“弘扬民族品牌、共创时装之都”活动;同仁堂、红星、百花、全聚德都利用周年庆典举办命名技艺大师、征文、让利销售、品味美食等活动扩大影响、回馈消费者等等。

  三是利用历史文化优势,强化传统特色。在文化类老字号企业中,荣宝斋和戴月轩以传统手工技艺为核心,恢复传统的前店后厂模式,分别建立“木版水印工艺坊”和“制笔坊”,进行技艺现场演示,促进了产品销售。菜百公司挖掘传统“祈福”文化,应用到黄金、首饰的设计中,开发出了数千个花色品种的产品,以产品为载体,满足了消费者表达良好祝愿的需求。

记者发现

发掘深厚文化底蕴 创新现代营销路径

  老字号长盛不衰,很大程度上在于其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可喜的是,

现如今各方面都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将其发扬光大。

  9月下旬的一天,天公不作美,一阵秋雨随风而至。然而记者惊讶地发现,在北京老字号的聚集区————前门步行街、大栅栏商业街、琉璃厂大街等地,前来参观和购买商品的中外游客和北京市民仍然络绎不绝:在天福号排队买肘子,去内联升试鞋子,到张一元称上几斤茶叶,渴了到九龙斋喝杯酸梅汤,饿了再到全聚德吃上一顿鲜香味美的烤鸭……

  对看重商家信誉、追求生活品质的消费者来说,这些百年老店有着格外的吸引力。有数据可以充分地证明这一点,截至目前,瑞蚨祥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总额;今年前7个月,张一元的销售额则同比增加了1000万元左右;内联升上半年的销售额同比增长40%、上缴税金同比增长44%;同仁堂大栅栏店的销售额上半年则突破了亿元大关,达到10300万元……

  应该说,在北京老字号如此良好的发展势头背后,有着多种因素的支持。比如,市、区政府以及市商委等部门积极地为老字号优化发展搭建推介平台、导入智力支持;而老字号自身也加快了升级改造的步伐、开展了灵活多样的营销手段等等。所有这些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因素共同促进了北京老字号的快速发展。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北京老字号发展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文化。老字号长盛不衰,很大程度上在于其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而这也是吸引顾客的重要原因之一。细数往事,每一家老字号都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可讲,这其中有诚信经营的故事,也有技艺传承的故事等等。而这些故事恰恰就是老字号最大的文化财富之一。

  可喜的是,现如今各方面都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将其发扬光大。于是,良好的效果便直接反映在了企业的“账本”上。

  “推进以文兴商”,是北京市商委对老字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商委举办了“北京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系列活动。在高校中巡回举办北京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技艺表演和专题报告会;“文化遗产日”前夕,在王府井步行街举办了为期4天的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商品展卖;在部分老字号企业中建立“传承人工作室”,推动老字号传统技艺的传承、创新等等。

  老字号企业本身则结合自身的特点,利用传统和重大节日,举办各种类型的文化宣传和促销活动。如位于大栅栏商业街的老字号企业在农历小年举办“2009新春民俗风情节”、在元宵节举办“正月十五闹花灯”活动,通过民俗表演、传统节目,吸引和招揽了众多顾客,有力带动了消费的增长。

  有外部扶持,也有自挖潜力;有传统文化开路,也有现代营销创新。照这样的思路和势头走下去,北京老字号的发展肯定会越来越辉煌。

经营者说

形成传承保护发展机制 以文兴商擦亮金字招牌

  老字号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文化价值。进一步彰显这种不可

替代的独特性,是老字号发展的最好良方。

  北京天福号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方飞跃:近年来,天福号努力挖掘老字号的品牌文化和精神价值。在传统技艺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方面,公司首创传承人工作室,建立传承人保护体系和保护制度,形成了持续、稳定、系统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机制。

  随着民俗文化热的日益升温,天福号抓住契机,结合自身产品特点,开发了酱肉粽礼盒、酱肉月饼礼盒等民俗产品。同时,天福号突破经营角色上的局限,通过多种形式来展示天福号浓厚的历史文化。今年8月,天福号的第一家形象体验店在前门大街开业。在那里,来自各地的顾客不但可以购买到天福号各种传统产品,还可以更加详细全面地了解到天福号深厚的文化底蕴。

  积极挖掘历史资源,开展文化营销活动,让天福号在经营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天福号今年1至7月份的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了20%。

  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毕国才:老字号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文化价值,进一步挖掘和彰显这种不可替代的独特性,是老字号发展的最好良方。

  今年以来,北京稻香村相继开展了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以传统产品为载体,以传统文化为内涵的文化营销活动,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春节期间,推出了消失几十年的“京八件”、“老糖块”,每天开门2小时便售罄;清明节上市的“花韵四品”,将“花”文化与“传统食品”相结合;端午节期间承办了第五届中国粽子文化节,推出了“蒲包粽”、“香囊粽”等突出民俗味的礼盒。这些文化营销活动,不仅大力宣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推动了销量的快速增长,仅在元旦、春节、元宵节期间,公司就实现产值3.6亿元,同比增长18%。

业界之声

信息化助力“老字号”企业规模化经营

  企业的信息化,为老字号实现科学化、规模化、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强大技术助力。BI系统高效的进、存、

销一体化,不仅让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尝到了甜头,更让企业发展规模跃上了新台阶。

  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孙丹威:早在2001年,互联网在中国还不太普及的背景下,我们就怀着对连锁经营美好前景的希冀,走上了信息化之路————当年12月,吴裕泰与联想公司共同签署总金额达100万元的信息化项目协议,实施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这个举动使得企业承受了比较大的压力,许多人不理解,不赞成,尤其在当时吴裕泰许多员工连电脑开机都不会的情况下,迈出这一步显得格外艰难。

  但成果在日后渐渐显现,BI系统高效的进、存、销一体令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尝到了甜头,更可贵的是,当时许多厂商与吴裕泰达成合作协议正是看中了吴裕泰这股紧跟时代发展的劲头。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目前,吴裕泰所有门店全部实现信息化管理,门店与网络一一对应。此外,公司还专门设立了数据分析岗位,监测哪种茶叶最畅销、哪个门店的销售有异常。在特许加盟行业标准尚未规范的环境下,正是这套体系保证了各加盟店的进、销、存的规范统一。11年来,吴裕泰从8家门店的小企业,发展成门店数超200家,配送能力辐射350家的大型企业。

  今年,公司又对信息化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升级后整个管理和配送系统更加准确、科学、高效;同时公司开始开拓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营,分别在老字号网店及吴裕泰自己的官方网站上进行特色产品的代销、直销。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运营2个月来,日销售额平均达到1.2万元,实现了总额70万元的突破,达到一个中型标准店的销售水平。

  北京东来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汤庆顺:从2003年东来顺集团成立之初,我们就开始进行信息化总体工程设计,为实现东来顺集团科学化、规模化、规范化管理提供技术助力。6年来我们先后建设完成了餐饮管理、连锁开发管理、综合业务平台、办公系统、财务采购等多个专业系统。具体而言,我们进行了4个步骤:

  一是从建设办公自动化OA系统入手,优化集团的组织结构,实现集团扁平化管理,规范各业务板块管理,确立各类业务的行政审批流程。

  二是从建设餐饮管理系统入手,解决餐饮业务需求门店的经营管理问题。系统涵盖从客人预定开始到财务结算的全部业务过程,包括预定管理、无线点菜开台、财务核算、经理分析查询等功能模块。

  三是从拓展经营业务入手,建设连锁开发系统,通过网络实现对外、对内规范运行。

  四是建设供应链系统,结合“内蒙古生产基地管理系统”和“集团物流(进销存)管理系统”,将产品从生产加工、采购计划制定、进货库存、出库配送到销售市场供应链上各个主要环节进行无缝对接,同时将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融入其中。

  今天,我们已经成功建设了北京集团总部网络中心,华北、华中、华东、西北地区等信息分中心的跨地区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了各分中心及总部之间业务、财务、办公管理等数据交换管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带动企业规模实现快速发展,现在东来顺全国连锁店已达150家,覆盖到23个省、区、市。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