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周末-纪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0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中国60年百姓纪事⑧唱响老歌 畅想未来
人说山西好风光
□ 本报记者 李 亮 刘存瑞
 美丽的山西风光。
  承建吕梁小东川河阳石特大桥的工人们正在施工。       冯树廷摄
  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剧照。
  太佳高速十一标段的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   冯树廷摄
  山西吕梁市动员群众栽种核桃林,既有利于农民致富,又能有效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环境。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

  《人说山西好风光》这首经典老歌,已经传唱了整整50年,这里的人们发自内心深处爱唱这首歌。在歌声中,吕梁山是那样雄伟壮观,黄土高原的别样风景是那样美丽动人。

  50年间,吕梁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乘着歌声的翅膀,记者跨吕梁、出汾河河谷,行走在吕梁山区、汾河河畔,细细触摸岁月划过的痕迹,感受英雄的吕梁山蕴藏的巨大力量。

政策好 经济发展了

人们生活富裕了

  吕梁,曾是山西乃至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一批民营企业成长、成熟,使吕梁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吕梁山变了模样。

  《人说山西好风光》是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摄制完成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主题歌。山西吕梁,是《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作者马烽的家乡,也是他长期战斗和工作的地方。1956年,马烽特地回到晋西北,寻找老房东、老民兵、老模范,结识新朋友、新干部、新农民,吃山药蛋、睡大通铺。吕梁老区的新变化让他欣慰,老区人民仍然艰苦的生活让他心急,他迫不及待地用手中的笔去鼓与呼。

  短短3年里,马烽就写出了一批短篇小说和电影剧本《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影片作为向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献礼片,将社会主义农村沸腾的集体生活与农村青年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乐观向上的生活情趣相结合。

  “……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人说山西好风光》热烈、真切地展示了上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欣欣向荣的时代风貌,传递出在那个年代,农村青年为了建设家园、建设美好生活不辞劳苦,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情怀。

  像影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里的人物一样,勤劳的吕梁人渴望改变他们的生存环境,过上幸福的日子。但是,自然环境的恶劣成为吕梁人改变生活面貌的巨大障碍。

  吕梁“十年九旱”,干旱的年景田地里几乎寸草不生,偶遇降水,又不得不遭受严重的水土流失,山洪把一道道山峦冲刷得支离破碎,冲刷出了千沟万壑,一点点瘠薄的土壤和肥料都被黄河吞噬而去,全国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有十分之一是来自吕梁。

  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播出后的20年里,吕梁一直未能摆脱贫困。吕梁,不仅在山西,而且在全国,都是有名的贫困地区。

  1971年,吕梁行署成立时,全地区 只有2家机械加工企业、2家炼铁厂,7 座水泥厂产量不足20万吨,20多座煤矿产能仅14万吨。 

  今年51岁的贾廷亮,对当年的苦日子记忆犹新。1976年,贾廷亮家里每口人分下200斤粮食。当年,贾廷亮全年350个工(一天一个工),每个工到年底合0.17元钱,全年一家人的收入不到60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情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吕梁人的思想活跃起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第二年,贾廷亮用全部家底买了一辆毛驴车。他没日没夜地忙着拉煤、拉石头,生活很快有了大转变。几年间,毛驴车在贾廷亮手中被换成了手扶拖拉机、小四轮。最大的转变发

生在1984年,在那一年,贾廷亮加入了吕梁最早烧土焦的队伍。

  “贾廷亮比我们早烧了一两年,就在村子边上的河道旁。当大家都开始烧土焦时,土焦炉子越来越多,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重,土焦炉随后被叫停了。”贺卫拴说。贺卫拴与贾廷亮是小学同学,童年玩伴,后来两人一块赶过毛驴车。

  土焦炉污染重,贾廷亮适应环保政策的变化,很快将自己的土焦炉改成了平厢炉。但很快平厢炉也被叫停,贾廷亮把目光又投向了低迷的煤炭市场,他开始承包煤矿。2002年,正是焦炭市场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再次把关注的目光盯向了机焦的发展,贾廷亮的大土河公司60万吨的机焦上马了。 

  “我赶上了党的好政策,从一辆毛驴车起步,一点点发展起来。”贾廷亮说。

  由土焦到煤矿,由煤矿到机焦,到煤焦集群化,再到现在的煤焦化产业链延伸,贾廷亮的企业就这样一步赶着一个点,在不知不觉中迅速壮大。

  贾廷亮只是吕梁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例证之一。如今,吕梁民营经济已由最初的煤焦、冶炼行业,扩展到第一、二、三产业的各个行业和领域;“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小作坊生产格局正被集团化、规模化经营所代替。 

  在大土河集团,记者看到这样一幅循环经济的图画:洗煤和炼焦的下脚料煤泥、中煤、矸石及煤气用来发电,电厂排放出的粉煤灰被加工成砖,发电厂排放出的废热又被用作城市供暖……

  “加快改变原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积极实施高效、低耗、环保、再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要在减少浪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上花大力气,下大功夫。”说起企业的新发展,贾廷亮的脸上洋溢着光彩。

  “杏花村里开杏花,儿女正当好年华,男儿不怕千般苦,女儿能绣万种花,人有那志气永不老……”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吕梁市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吕梁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5.7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507亿元。

路通了 车多了

出行方便了

  吕梁山是英雄的山,吕梁人民是英雄的人民。由于多年来大山的阻隔和交通的困扰,造成了山上世世代代的封闭与落后。修路,畅通与外界的联系,成为吕梁人的强烈呼声。

  “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歌曲《人说山西好风光》在描绘吕梁风光绮丽的同时,也道出了吕梁被大山

阻隔,长期交通闭塞的状况。

  新中国成立初期,吕梁公路通车里程528公里,公路密度仅为每百平方公里2.5公里。人力和畜力是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

  “小时候要进一趟县城特别不容易,觉得县城是一个特别遥远的地方。一大早天不亮就从家里出发,在崎岖的山路上不停地走,天黑前才能赶到城里。住一天,第三天再往回返。”49岁的王贵仁回忆说,他到上高中的时候,只去过县城两次。

  交通不便是吕梁人的切身体会。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吕梁人想去省会太原,只有一条道路可走,那就是307国道。307国道薛公岭段公路狭窄、货车多,路面破坏严重,经常堵车,一堵就是几十公里,堵上两天三天是家常便饭。不少常走这条路的司机每次出车前,都要预备好足够的干粮和水。

  交通一直是制约吕梁经济起飞的瓶颈。多少年来,祖祖辈辈的吕梁人渴望着天堑变通途。

  张建峰,1974年参加工作,一直没有离开过交通行业。他目睹了吕梁市交通事业的大发展。“35年,不过弹指一挥间,眼前的路在不断变化。从凹凸不平、尘土飞扬的土路,到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柏油路,再到快速顺畅、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变化太大了。”张建峰不胜感慨。 

  张建峰从最普通的运输公司业务员做起,先后当过车队队长、车站站长、交通局副局长。在这期间,他见证了吕梁公路的建设热潮,参与了吕梁第一条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经历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吕梁“公路村村通”工程。

  吕梁交通的大发展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吕梁举全地区之力,广泛动员干部群众修路,提出“大路大富、小路小富、没路不富”,到处可见修路的热潮。山西闻名的“离临柳石扶贫攻坚路”,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工的。

  在1996年,吕梁这条扶贫攻坚路上马需要下很大决心。一是缺钱,扶贫路需要资金4至5个亿,在贫困的吕梁山区是个巨大的数目,以公路经过的石楼县为例,当时的财政收入不到1000万。二是

工程量大,扶贫路经过的地方沟壑纵横,梁峁交错,每平方公里的工程量比平原地区要大几倍、甚至10多倍。

  逢山开路,遇沟填土。离临柳石扶贫攻坚路全线动用2000多万土石方,这些土石方和数百道桥涵工程,都是由当地群众义务投工投料完成的。“当时柳林县庄上乡庄上村60多岁的村委会主任张德廷捐献1万元,并垫支20多万元,揽了一处硬骨头工程。在施工的76天里,他披星戴月,不辞辛苦,带领群众提前完工。”张建峰说。

  19个月后,离临柳石扶贫攻坚路全线贯通,平展宽阔的柏油路为黄土地带来了新的希望,增添了新的色彩,许多从未见过柏油路的村民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吕梁地区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较晚,2000年,第一条高速公路————夏汾高速公路开通。夏汾高速公路从夏家营至汾阳,全长56公里。有了好的开端,吕梁的高速公路建设一发而不可收。

  如今,太佳高速正式奠基,汾平高速

已完成征地拆迁工作,即将开工,市区环城高速公路正在规划设计中,纵贯吕梁南北的山西中南煤运铁路线和沿黄高速公路也已开始酝酿……

  2002年底,吕梁全区1305个行政村通了柏油路、水泥路,约占行政村总数的28%;131个乡镇通了柏油路,约占乡镇总数的86.7%,当时这在山西省处于下游水平。尽管起步低,基础差,但吕梁农村公路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2006年,吕梁市所有乡镇通了柏油路;2007年,吕梁市所有行政村通了公路;2008年,吕梁市村通水泥路率达68%,92.9%的行政村通了客车。

  吕梁提出,力争在两年的时间里实现全市村村通水泥(柏油)路。

  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了吕梁交通的发展历程,张建峰感慨万千。他说,现在吕梁的交通状况别说和30年前比,就是和10年前、甚至5年前相比,都是另外一番天地。在吕梁,一个以高速公路、国省道为骨架,县乡道为支脉,连接城乡,贯通周边,纵横交织、四通八达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天蓝了 水清了

环境优美了

  吕梁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区域限批”成为治理污染的契机,吕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刮骨疗毒”的勇气开始了环境治理。

  “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  吕梁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境内地势中间高两翼低,东部处太原盆地边缘,地势平坦,黄河、汾河、文峪河、湫水河、蔚汾河、三川河流经境内,造就了独特奇丽的风景。所以,人说山西风光好,吕梁风光更好。

  但是,伴随着吕梁资源开发的步伐加

快、经济发展的不断提速,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居高不下,吕梁绮丽的风光受到污染的严重威胁。

  对环境变化,感受最深的是一直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几年前,洗完衣服晾在室外是不可想象的。”中阳县农民张怀庆说,“晚上关好窗户,第二天早上起床,桌子上已铺满一层薄薄的黑粉末。”

  山西省环保局2007年1月公布了全省11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情况,空气质量二级天数最少的是吕梁市,全年只有181天,比2005年减少41天,是山西省11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二级天数惟一下降的城市。

  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重拳出击”,决定在其完成整改前对吕梁市建设项目实施“区域限批”。在违规项目彻底整改之前,吕梁境内除循环经济类项目之外的所有项目均停止审批。这意味着,吕梁境内众多大型项目不能上马。

  “这一限批,好几十个千万级的项目就不能上马。从发展当地经济的角度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经济也就无法保持高增长。对于家底较薄的吕梁来说,压力还是很大的。”吕梁市新闻办主任高丽萍说。

  “区域限批”给吕梁巨大的震动。2007年这一年,吕梁政府部门的工作重心从跑项目发展经济,转为环境整治。几个月的时间就炸掉了208根烟囱,拆除炼铁高炉92座,推倒焦炉2600多座,关停了192个污染企业,其中88家是焦炭企业。

  孝义市市长张旭光告诉记者,孝义市采取了行政推动、经济处罚、法律约束、舆论监督和典型引导等措施。“实行经济处罚就是让违法排污企业付出巨大的经济成本,善于算经济账的企业家肯定就会发现违法排污是件得不偿失的事,这对于督促他们上环保设施是非常有利的。”

  据保守估计,在这次整治中,2007年吕梁市仅财政收入就减少了20亿元。

  这番迟到的代价,使得吕梁市3个月后摘除了戴在头上“区域限批”的帽子,一同带来的还有全年二级空气天数从山西全省倒数第一到正数第一的转变。

  吕梁市政府所在地离石区的居民最大的感触是,“以前下雨落在身上都是黑点子,现在好多了。”

  孝义市是吕梁经济发展最快的县(市),也曾经是污染最严重的地方。见到孝义市环保局局长杨郁玺,原以为他会大讲一番环境治理的难度和“铁腕”治污的事迹。出乎意料,他滔滔不绝讲起孝义的绿色。

  “走遍城区的角落,人们都说,孝义变绿了。我们大力实施拆墙透绿,透景还绿,见缝插绿,使城市园林绿地面积达到330万平方米,绿地覆盖率达到31%。”杨郁玺说。

  虽然“区域限批”被解除了,但是这并不意味吕梁保护环境的任务已经彻底完成,吕梁市并没有放慢治理的步伐。

  为此,吕梁市制定了“三个不要”和“两个不断”。今后吕梁经济发展不要损害人民健康的GDP,不要损害人民健康的速度,不要损害人民健康的效益;不断整治高污染企业和死灰复燃的土小企业,不断淘汰落后产能。 

  事实上,吕梁经济发展没有因为环境整治而慢下来。从长远来看,利用整治环境,淘汰落后,腾笼换鸟,必将为吕梁正在实施的一批重点产业开发项目,为循环经济项目创造很好的条件,对推进吕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