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09年10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起点 新机遇 新目标———写在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即将开幕之际
本报记者 齐 平 钟华林

  位于锦江河畔的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气势恢宏,占地12万平方米的展览馆就像一把打开的折扇。10月16日,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将在这里举行。

共建合作平台

  今年的西博会与往年相比,尤其凸显规模大、规格高、活动多、主办单位多的特点。

  中国贸促会四川分会原秘书长张晋川正忙着为展览收集老照片。他清楚地记得,由中国贸促会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一届西博会是2000年5月25日开幕的,当时的名字叫做“中国沿海企业产品展销会暨四川投资洽谈会”。

  从2002年第三届开始,展会正式命名为“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2006年,原来的会展中心不能适应规模越来越大的西博会需要了,西博会搬进了被成都人称为“新会展”的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到2008年的第九届西博会,贸易交易额达到3118亿多元,是前八届的总和;而即将举办的第十届西博会,主会场就将占据17个展馆,展出面积达15万平方米。

  “这个展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益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宏伟战略。”中国贸促会四川分会会长李钢说,西部大开发纳入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后,唤起了各方空前强烈的寻商机、求发展的愿望,西部各地积极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开放战略。西博会的成功,就在于一直紧紧地围绕着西部大开发这个主题,依托西部整体资源优势,致力于搭建起“西部合作”、“东西合作”、“中外合作”的平台。四川省博览事务局副局长、第十届西博会新闻发言人吴显奎告诉记者,四川省委、省政府今年初决定,成立四川博览事务局,牵头承办西博会,为西部搭建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服务。

       

  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李家国介绍说,第十届西博会还将同时举办“第二届中国西部国际合作论坛”、“第二届中国(四川)采购商大会”以及“中国—欧盟合作周”等多项重要活动。经过多年精心打造,西博会已经成为西部地区共办、共享、共赢的区域性国际博览会,成为西部合作、东西合作、中外合作的重要载体,也是西部1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

共谋经济发展

  通过独具特色的部省合作、西西合作模式,打造西部地区“共办共享共赢”的平台,是西博会的最大特色,也是西博会吸引力不断增强的重要原因。从2007年起,西部1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起进入了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的主办方名单;在今年的西博会上,主办、协办、支持方加起来有26家之多。

  在一份历届西博会的简介上,四川社科院西部大开发研究中心秘书长刘世庆细心地用红笔勾画出细微变化。

  刘世庆介绍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不同阶段的重点有所不同。比如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时,正值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开局之年,“十五”期间的重点任务是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科技教育和加大改革开放力度5篇大文章;而进入“十一五”以来,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重点和深化方向则是在继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鼓励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自主创新。“历届西博会侧重点的变化,折射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渐趋深化。”

  第八届西博会上,西部省区市联合签署的《中国西部旅游区域合作协议书》商定,西部省区市以中国西部十大旅游区和跨区域旅游精品的开发为载体,共同打造“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客源互送、交通互联、营销互动”的西部旅游互动平台;

  川、滇、藏三省区达成共同开发香格里拉旅游区的协议,共同出资建设“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使之成为我国西南世界级的精品旅游景区;

  同处西部的蒙牛集团、现代牧业集团和四川眉山市签订投资协议,一方建有机牧场饲养优质奶牛,一方处理鲜奶乳制品,从上游到下游构成了一条现代化畜牧业产业链……

  西博会上,西部1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根据各地的优势和特色,通过重大招商项目联合发布会,通过“活动日”、“交流合作周”、“会中会”等主题活动,开展一系列经贸合作和招商引资活动;西博会下,西部12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则借助西博会官方网站,发布推介、对接、招商引资项目,联合打造网上商品交易与投资服务平台。截至2009年6月底,西部12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网上推介招商引资项目总数达到2246个,项目投资总额超过1万亿元。

大合作推动大开放

  “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最深刻的变化,是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后强喜欢用“机动帆船”来比喻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一方面要有充足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必须要善于借助外力。对于西部各省区市而言,必须要借助合作、开放的“顺风”,才能扬帆远航。

  以大开放推动大开发,以大合作推动大发展,西部地区主动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

  在“中国女鞋之都”成都市武侯区,今年将与西博会同期举办的第四届国际采购节的海报已经贴满了路口。海报上一只只造型俏丽的女鞋,远看像是一个个跃动的音符。成都市制鞋产业协会常务会长、四川西部鞋都产业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军回忆,2006年是成都武侯区鞋业的转折之年。这一年,武侯区获得了“中国女鞋之都”的称号;这一年举办的第七届西博会上,作为中国“俄罗斯年”的重要活动之一,举行了中国四川—俄罗斯联邦州区经贸合作周,合作周期间,俄罗斯48家企业联合到武侯区考察。

  在加快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通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进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西部各省区市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得以增强,西部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注入了全新的内涵。

  在2003年第四届西博会上,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签约落户,在成都高新区投资设立封装和测试芯片的工厂。由此,集聚起一条完整的微电子产业链,生长出一个根深叶茂的信息产业集群,中芯国际、友尼森等知名企业和几家从事晶圆生产的跨国公司也纷至沓来。四川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处处长杨春轩分析,今年上半年,在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的背景下,四川实现了外贸进出口、外贸进口和外贸出口三项正增长,与一批这样项目的支撑分不开。

  以开放促开发,成为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经验。即使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西部地区利用东部和中部地区结构调整带来的产业梯度转移的时机,加快了自身的发展。2008年,西博会集中签约达到3118亿元,比上年的248亿元增长了11倍多。这些项目里,有北京天龙集团投资58亿元在广西桂林建设名牌博览城;广东洪正集团投资23亿元在广西建设多晶硅项目;还有18亿元的甘肃硅胶化工项目、9亿元的广西东盟物流园区项目……

站在新起点 实现新目标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开始显现累积效应,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站在新的起点开始提速:越来越多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加快集聚,现代加工制造、科技创新、特色农业及深加工、新能源、旅游等产业集群优势凸显;

  正在培育中的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等新的区域发展增长极,将成为带动和支撑未来西部腾飞的战略支点。

  2008年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考验,呈现了令人惊叹的坚强与奋起。在全球经济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之时,西部地区紧紧抓住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等重大机遇,攻坚克难,成为提振中国经济发展信心、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贡献力量。今年上半年,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1%。

  继2007年在西部12个省区市中GDP率先突破1万亿元大关后,2008年,四川在遭受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情况下,GDP增长9.5%,达到1.25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5万元。从废墟上站立起来的四川人民,正在加快建设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走过10年的西部大开发,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新的目标前行;走过10年的西博会,将抓住新的时代机遇,与西部大开发一起成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