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0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先进的理念 科学的施工———记云南省思小高速公路建设水土保持工作
本报记者 任 意

  从思茅出发,沿思小高速公路前行半个多小时,就驶入了红砂河临时停车休息区。一下车,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抬眼四望,群山叠嶂,森林茂盛,溪水潺潺。如果没人介绍,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一块杂草丛生的荒地。

  “这里是思小高速公路进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起始路段。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开挖土方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为集中解决弃土问题,经指挥部与当地政府共同勘察,选择了该处作为集中弃土点。”思小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指挥长王珏说,“在弃土前,我们先完成了防护墙的砌筑,弃土集中堆放后,又对弃土坡面采用本地乡土植物进行了绿化,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同时增设了简易休息设施,使这里成为一个临时停车点和休息区。”

  云南思茅至小勐养高速公路是我国目前惟一穿过热带雨林的高速公路,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建设环境,早在项目立项之初,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由于要通过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等环保工作被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这条公路原本设计是二级公路,最终确定为高速公路是因为高速公路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相对封闭,更有利于环境保护。”王珏介绍。

  从思小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开始,决策者就确定了环保选线、地质选线的理念,从4种路线方案中,确定了对环境破坏最小的方案;设计阶段,为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在平面线形布设时,结合自然地形,曲化线形,顺势进行设计,实现选线最小破坏理念,共布设弯道112个,平均每公里1.14个,减少了大填大挖路段。这也使思小高速公路线形与地势地形协调,对周边的自然环境达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经过优化设计,21米宽的思小高速公路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土石开挖量只有1500万立方米,仅仅相当于一条8.5米宽公路的开挖量。”思小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吴卫平说。

  虽然已经尽量减少了土石开挖量,但是不可否认,施工过程中的土石方挖掘仍是高速公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思小高速公路的水土保持从保护原生地貌的角度出发,在施工过程中灵活调整路线标高,采取“宜桥则桥、宜路则路、宜隧则隧”的方针,减少对原生地貌的破坏,以实现对生态最大保护的目的。

  “思小高速公路验收时,水利部组织专家检测的结果显示,水质比修建公路以前还好。大家都认为不可思议,其实道理很简单:我们贯彻了‘先保护,后施工’的理念,在高速通过地域还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一些老公路旁的路边店、修理店也进行了搬迁,减少了人类活动的破坏。”王珏说。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以最小的环境成本,换取高速公路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吴卫平说。

  先进的理念、超前的意识、科学的施工,使得思小高速公路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它镶嵌在绿色山林里,悄悄地穿越自然保护区,轻轻地跨越雨林河谷,默默地钻过青翠峰峦,成为一幅跌宕起伏的画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