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伟大变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0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杭州西湖:
变大变美焕发生机
本报记者 黄全斌

  通过不断整治,不仅“一湖映双塔”、“三堤凌碧波”的西湖

全景得到再现,“西湖天下景”的蕴涵也得到了极大丰富和充实

  湖泊与城市两者密不可分的“天堂”城市,在世界上也不多见。杭州倚西湖而兴,因西湖而名,以西湖为魂,西湖美,城市兴。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对西湖的不断整治,如今,不仅古诗中“一湖映双塔”、“三堤凌碧波”的西湖全景得到再现,“西湖天下景”的蕴涵也得到了极大丰富和充实,西湖胜景的历史文化品位进一步提升。

  西湖是由于泥沙的淤积,从钱塘江逐渐分离出来的一个内湖。西湖的繁华从隋唐开始,据史书记载,对西湖较大规模的疏浚治理共有20多次,其中著名的有白居易、苏轼、杨孟瑛主持的几次疏浚。因此,西湖也留下了著名的白堤、苏堤和杨公堤。然而,从清中叶以后,随着国势衰微,西湖日益失色。至1949年5月,西湖污泥淤塞,平均水深只有0.55米。

  1950年,国家将治理西湖作为杭州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列入了国家投资计划。从1952年正式开始动工疏浚,历时8年,疏浚后的西湖蓄水量增加了1.5倍。1976年和1999年,西湖又分别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疏浚,西湖的平均水深由疏浚前的1.65米增加到2.5米。在疏浚的同时,杭州还对西湖水质进行改善。从1986年开始,从钱塘江引水改善西湖水质;到2003年新的钱塘江引水工程完成后,西湖水实现了一月一换。

  但是,让西湖变大、变美,使千年文化积淀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起最大作用的,则是从2002年正式启动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这一综合保护工程延续至今:

  2002年,建成开放西湖南线、雷峰塔、万松书院“一带两点”景区;

  2003年,实施杨公堤景区、湖滨新景区、梅家坞茶文化村“三大景区”建设;

  2004年,对西湖北线及散落周边的15个景点进行整治改造……

  几年下来,杭州向核心风景区投入四五十亿元建设保护资金,共恢复、修缮了160余处景观。

  西湖变大、变美了,更重要的变化是“还湖于民”,新增景区实行免费开放。

  2002年10月,在南线景区整合工程结束后,对西湖南线的涌金公园、柳浪闻莺、学士公园、长桥公园等四大公园以及中山公园实施免费开放;2003年10月,又免费开放了位列“西湖十景”的花港观鱼、曲院风荷等景点,至今,西湖风景区范围内免费开放的公园86处,免费开放公园的比例达到81.9%。

  上图:现在的西湖杨公堤茅家埠景区。 刘建人摄

  下图:昔日西湖杨公堤茅家埠景区。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