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伟大变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0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西鹰潭市:
小镇贡献大建设新铜都
本报记者 廖国良 通讯员 任江华 洪瑜君

  鹰潭,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及资源优势,现已发展为闻名全国的新兴铜都

  地处赣东北的鹰潭,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1957年因鹰厦铁路全线通车而升格为县级镇;1973年皖赣铁路全线通车,成为江南重要交通枢纽;1979年3月撤镇设县级市;1983年7月升格为省辖市,鹰潭完成了从江南小镇到省辖市的“三级跳”。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及资源优势,如今的鹰潭已发展为闻名全国的新兴铜都、知名的旅游胜地和江南重要的交通枢纽。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鹰潭,基础薄弱。“那时鹰潭是贵溪县管辖的一个小乡镇,俗称‘一条街,一栋楼,一座公园几只猴’,当年我们做梦也想不到鹰潭会成为省辖市,还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提起鹰潭的巨变,年过八旬的鹰潭火车站离休干部项玉清感慨万千。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鹰潭大地。撤镇设县级市、升格为省辖市,给了鹰潭城市化发展的巨大机遇。无论是特色产业,还是城乡面貌,鹰潭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1979年江铜集团成立,依托铜优势,鹰潭着力打造“世界铜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鹰潭实现了由铜原料基地向铜材料基地、铜精深加工基地的转变,形成了一个拥有规模以上铜企业78家、铜冶炼能力100万吨、铜材加工能力140万吨的铜产业集群,铜产业对全市财政的贡献率达60%以上,鹰潭成为“中国铜产业基地”和“中国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基地”。

  近年来,鹰潭筹资百亿元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乡功能。大力实施“四区合一”大构架城市(将市中心城区、贵溪市区、余江城区、龙虎山景区以城际快速通道相连)发展战略,初步形成了“一体两翼”(市中心城区为主体,贵溪、余江为两翼)的城市新格局。目前鹰潭城区人口发展到19.3万人、城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分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50倍和83倍。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8.78%,城市绿地率达40.24%,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生态宜居城市。

  数据显示,鹰潭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从1983年建省辖市之初的3.28亿元、0.18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256.6亿元、36亿元,分别增长78倍和200倍;2008年全市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8万元和5100元,是1983年的20多倍。鹰潭人民生活富裕了。市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逾29平方米,社会保障体系也进一步完善,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济。

   上图:今日鹰潭市东湖新景鸟瞰。朱友林摄

   下图:昔日鹰潭老街解放路。杨一迟摄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