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伟大变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0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邮政所:
让贴心的服务更便捷
本报记者 刘晓峰 实习生 高 扬

  60年来,中国邮政的业务范围和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普遍服务”的宗旨却一直未变

  “在只有两间平房的邮电局里,4个同事一起处理大量的邮件,完全手工分拣,经常加班到深夜。”在北京西城区百万庄邮局工作近30年的宋焕敏师傅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的工作状况时说,“那时的邮局工作条件艰苦,邮政业务处理基本靠人力。邮电局收到的信函要纯手工点数分发,邮戳要一封信一封信地盖。一封信要经过多个环节,多个邮局营业员。”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融入,邮资机等先进机器设备投入到日常的邮政业务当中,才使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大大提升。

  当年人们节日期间在邮局排着长队等待拍电报打长途电话的情形再也没有了。那时在元旦期间,邮局门口常常摆放100多袋准备邮寄的挂历,被称为“北京邮局一景”。而那些为了节省寄信的几分钱邮票,在附言栏上写满家书的汇款单也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

  在今天的邮政所里,传统的信函、包裹、电报、汇款四大业务发生了很大变化;与商业用途有关的邮政业务已经大大超过了民用;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邮政特快专递(EMS),取代了民用快件业务;衍生出许多如代收公用事业费、商业信函、鲜花礼仪服务、个性化邮票定制等新的服务门类。

  不管业务范围如何变化,60年来,中国邮政始终把“普遍服务”作为重中之重,突出邮政服务的“人性化”和“个性化”。如今的邮电局便民服务更加丰富,老百姓在办理邮寄业务时所需的业务宣传品、笔、浆糊、不同度数的老花镜、穿好的针线、碎纸机、小型手动缝纫机、急救药箱等应有尽有。

  今天的邮政所还代理着很多公用事业的收费任务,如居民水电费、煤气费等,很多邮局还开办了邮政储蓄业务,而所有这些业务都离不开服务百姓。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体现了邮政事业的公益性。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邮政的业务范围和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邮政“普遍服务”的宗旨内涵却一直未变。邮政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在百姓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人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是新中国邮政不懈的追求。

  上图:2009年拍摄的北京西单邮局内景。

  下图: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北京甘石桥邮局。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