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9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水平连上台阶消费结构明显优化
本报记者 薛志伟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连续跨越几个台阶,从基本消除贫困,到解决温饱,再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949年至1978年:争取温饱的30年。城镇居民刚刚脱贫但仍在温饱最低线上徘徊,农村居民还未跨入温饱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一五”时期,随着经济建设的恢复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改革开放之前30年,城镇居民70%以上的消费都用在衣食温饱方面,城镇居民刚刚脱贫,但仍在温饱最低线上徘徊;到1978年全国仍有2.5亿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还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整体上农村居民还未跨入温饱阶段。

  1979年至1991年:解决温饱,迈向总体小康。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都已小于60%,城乡居民生活基本上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推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1991年的708.6元,增长4.3倍,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9.3%;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67.7%下降到1991年的57.6%。

  改革开放以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4元增加到1991年的1700.6元,增长4.0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6.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78年的311.16元增长到1991年的1453.81元;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57.5%下降到1991年的53.8%。

  1992年至2000年:实现总体小康。根据《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测算,到2000年全国小康生活水平实现程度达95.6%,城乡居民生活基本实现了总体小康。

  1992年以后,农村经济改革迈出了重大步伐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突破,为农民收入的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91年的708.6元增长到2000年的2253.4元,并一举突破1000元和2000元大关,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4.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91年的619.79元增长到2000年的1670.13元;恩格尔系数从1992年的57.6%下降到2000年的49.1%。

  在此期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1年的1700.6元增长到2000年的6280.0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6.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91年的1453.81元增长到2000年的4998.00元;恩格尔系数从1992年的53.8%下降到2000年的39.4%。

  2001年至2008年: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扎实迈进。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消费内容更加丰富,消费质量全面提高,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向全面小康社会迈出扎实的一步。

  进入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惠农举措,对农民收入的增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2366元增长到2008年的4761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6.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001年的1741元增加到2008年的3661元;恩格尔系数从2001年的47.7%下降到2008年的43.7%。

  这一时期,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城镇居民收入有了较快的增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1年的6860元增长到2008年的15781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高达9.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001年的5309元增长到2008年的11243元;恩格尔系数从2001年的38.2%下降到2008年的37.9%。

居民收入大幅增加

储蓄余额成倍增长

  城乡居民收入成倍增长,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近20倍,农村居民收入名义增长近108倍。

  新中国成立后,城镇劳动就业人数不断增多,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5781元,比1949年增长157.6倍,扣除同期价格变动因素,实际增长18.5倍,平均每年递增5.2%,为城镇居民生活向实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率先推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农村居民收入大幅提高。据调查,2008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61元,比1949年增长107.7倍,平均每年增长8.3%。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成倍增长,1978年到1986年增长10倍;到1994年增长100倍;到2008年增长1000多倍。

  改革开放前,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1952年的8.6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210.6亿元,年均增长13.1%。改革开放后,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1978年的210.6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17885.4亿元,年均增长26.0%,年均增长速度是改革开放前的2倍。

消费水平大幅提高

消费结构明显优化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增长90.5倍。

  1949年至2008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从40元左右增加到3661元,增长90.5倍,年均增长8.0%。在生活消费支出不断提高的基础上,高消费支出的农户增多,2008年,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在5000元以上的农户达到21.2%,其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超过10000元的农户占4.6%。

  1952年至197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支出由168元提高到311元,提高了8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提高47.8%,年均增长1.5%。改革开放后,城镇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消费水平的大幅提高。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11243元,比1952年增长了65.9倍,扣除同期价格变动因素,实际增长9.5倍,年均增长4.1%。

  居民消费结构明显优化,随着人们温饱问题的解决,在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发展和享受型消费比重上升。

  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城乡居民也意识到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性,对文化教育等发展性投入不断增大。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由1980年的8.3元增加到2008年的314.5元,增长36.9倍,年均增长13.9%,其占消费性支出比重由5.1%上升到8.6%;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由1981年的38元增加到2008年的1358元,增长34.7倍,年均增长14.2%,占消费性支出比重也由8.4%上升到12.1%。

  随着收入的提高,城乡居民亦开始更多地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过去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现象有了较大改变。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246元,比1980年增加243元,增长82倍,年均增长17%;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786元,比1990年的25.7元增长29.6倍,年均增长20.9%。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开始多样化,食物结构逐步优化,吃好、吃精,注重营养、追求方便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肉、禽、蛋、鱼、虾、食糖等副食品消费量逐年增加。

  1978年,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人均仅为78.6元,主要消费的是自家产粮食。2008年农村居民食品支出人均1599元,比2000年增长了94.8%,年均增长8.7%。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食品中,粮食人均消费2008年下降到199公斤,蔬菜人均消费下降到100公斤,食用油人均消费下降到6公斤;与此同时,家禽从2000年人均消费2.8公斤增加到2008年的4.4公斤。

  城镇居民食品消费逐渐从以粮食为主的“主食型”向营养较为齐全的“副食型”转变。人均粮食消费量由1956年的174公斤下降至2007年的77.6公斤,下降了55.4%。猪肉、牛羊肉消费从1956年人均5.8公斤和1.6公斤上升至2008年的19.3公斤和3.4公斤,分别增长2.3倍和1.1倍;禽蛋及水产品消费也从1956年的人均12.5公斤上升至2008年的18.7公斤,增长49.6%。

  衣着消费实现成衣化、时尚化,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

  改革开放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城乡居民穿着状态的真实写照,城乡居民衣着消费以购买衣料制作服装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衣着需求发生了三个转变,即从“穿暧”向“穿美”转变,从“一衣多季”向“一季多衣”转变,从“请裁缝做衣”到“上商场购衣”转变。同时,人们的穿着更加注重服装的质地、款式和色彩的搭配,服装的名牌化、时装化和个性化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

  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购买各种服装支出由1983年不足6元增加到142元,增长23.9倍;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1166元,其中用于购买成衣的支出为839元,占衣着消费的72.0%。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极大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注重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加大了民用住宅建设的投资力度,近年来更是通过建设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来千方百计解决居民住房难的问题。

  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增加到23.0平方米,比1985年的8.6平方米增长1.7倍;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由1978年的8.1平方米增加到2008年的32.4平方米,增长3.0倍。在农村居民住房面积增加的同时,居住条件有了极大改善,水冲式卫生厕所、清洁燃油、燃气、电和沼气的普及率大幅度提高;42.4%的农户住宅外有水泥或柏油状路面,比2004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

  伴随着收入的增加,空调、家用电脑、家用汽车、移动电话等新的消费品走进了千家万户。  2008年,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电脑59.3台、家用汽车8.8辆、移动电话172部,分别比1997年增长21.8倍、45.3倍和100.2倍。2008年年末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摩托车52辆、电话机67部、移动电话96部、空调10台、家用计算机5.4台。

  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是出行的惟一选择,家用汽车、摩托车、电动车已经进入普通家庭。

  改革开放前,城镇居民出行主要使用的是公交车、火车、轮船等公共交通工具,交通支出占消费比重很低。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交通消费804元,比1957年增长150.7倍,占消费支出比重的7.2%,比1957年上升4.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用于购买、使用家庭交通工具的支出为466元,占所有交通费用的58.0%。

  经过30年的发展建设,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现代化的交通通讯工具迅速进入农村居民家庭,交通和通讯支出也快速增长。2008年每百户农村居民购买交通工具支出人均90元,比上年增加10元,增长12.7%。

  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已从过去简单的“在家看电视,出门看电影”的单调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文化精神生活日益充实。

  旅游成为城镇居民休闲度假的新方式,城乡居民用于旅游的支出逐年增长,旅游人次数不断攀升。2008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7.12亿人次,比1994年增长2.3倍;人均旅游花费达511元,比1994年增长1.6倍。

  随着城乡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不断追求精神文化生活,文娱类消费日益受到居民的青睐。居民家庭的教育投资理念也不断增强,无论是成人工作之余的充电,还是子女的课外兴趣班,居民的教育支出均大幅增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