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9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熊泽全家的新房子新生活
本报记者 钟华林
  熊泽全和孙女在新房前。          本报记者 钟华林摄

  林荫小道,古井廊桥,幢幢小楼,布局精巧;健身器材,水电设施,一应俱全。

  近日,记者走进3个月前落成的成都市都江堰翠月湖镇清江村水磨坊“杨家大院”安置点时,农民或笑脸相迎,或热情招呼,喜悦、满足之情溢于言表。

  见到熊泽全时,他正边照看10个月大的小孙女,边与到他小店里购买东西的顾客交谈。

  熊泽全高兴地邀请记者参观他的新房————颇有川西民居风格的小楼,虽然内部装修尚不完善,但收拾得干净整洁。

  “我做梦也没想到地震后只一年时间就住进了这么好的房子!我们这个大院有128户,都是新建的房子。”熊泽全兴奋地说。

  在他家墙上,“共产党对老百姓好”八个大字赫然展现在记者面前。“我只有小学水平,我只能想到这八个字。这八个字是我最想对党和政府说的话,是最真实的想法。这八个字一直装在我心里,我总想用一种什么方式表达出来。”熊泽全说,“新房子搞外部粉刷的时候,工人们用小石头在墙上拼出一些花,我就心里一动,何不用石头把这八个字嵌在墙上?我一说,大家都觉得是个好主意。字拼好后,我们又在每个字的外面拼了一个圆圈。”

  “你问为什么要在墙上嵌这八个字?我今年55岁,这应该说是我半辈子的总结。”之前,有老乡说熊泽全话不多,不曾想聊到这个话题,他有说不完的话。

  “我有老胃病,以前医药费全部要自己掏。这几年,种地不缴税费了,每年每个人只要出四十块钱,医药费就可以报销一多半。生活好了,能治病了,老胃病也渐渐好啦!”

  “去年地震,我的房屋成了危房,我当时急得吃不好睡不好。没想到,今年5月,我又住上了比原来好很多倍的新房子!”

  “我给你算几笔账。”熊泽全伸出双手扳着指头,“这房子花了大概12万元。第一笔来源,灾后农房重建补贴1.6万元,这是政府给的;第二笔,通过土地整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我一家5口人,通过减少宅基地等可以补10万元,已给了7万多元,这一大笔全靠政府的好政策;第三笔,在信用社贷款4万元,政府贴息;第四笔,房屋设计政府提供了几套图纸,我们自己选,也没花一分钱。”

  正说着,翠月湖镇镇长杨云飞到杨家大院来了解发展乡村旅游、帮助灾区群众增加收入的情况,熊泽全接着说:“这4万元的贷款我也不怕。我们这里风景好,离都江堰城区只有10分钟路程,离成都也只要50分钟车程,发展农家乐肯定有市场。我这上下九间屋子,拿出几间搞乡村旅游,两年内还完贷款没问题!”

  杨云飞在一旁说道:“灾区安置点的产业怎么发展,政府在之前都是有规划的。”

  熊泽全说道:“就是就是,政府想得很周到。”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